第五屆“百個巾幗好網民故事”暨“十大爭做巾幗好網民優秀案例”近日正式發布,草原姑娘次仁嘎措入選公益慈善類“百個巾幗好網民故事”。
次仁嘎措,西藏那曲市比如縣人,現任那曲市申扎縣申扎鎮農牧專干兼查龍多村駐村工作隊隊員。在海拔約4700米的藏北高原,她的名字,常常被申扎鎮查龍多村牧民們親切地掛在嘴邊。
圖為次仁嘎措與她的搭檔在播《村播說事》 受訪者供圖
西藏牧區地廣人稀,群眾對政策了解不深,但黨的惠民政策關系著大家的切身利益。如何打通政策落地“最后一公里”,次仁嘎措說:“必須創新方式,線上線下結合,用群眾聽得懂的語言講明白。”
宣講工作中,次仁嘎措成了線上《村播說事》欄目的“常駐主播”,用漢藏雙語、通俗易懂的語言,解讀惠民政策、傳播黨的創新理論,截至目前,97期節目累計吸引2.8萬人次觀看。線下,她堅持定期走村入戶,確保黨的政策入腦入心。通過持續深入的政策宣講,顯著提升了村民的政策知曉率,激發了村民的生產積極性,讓黨的惠民政策真正在基層落地生根。
“作為一名基層工作人員,我的工作就是全方位服務當地牧民,只要牧民有需要,我都會全力以赴。”次仁嘎措說,前年,她負責的駐村點一位產婦突發急癥,先后被送往申扎縣醫院和日喀則市醫院救治,丈夫隨行陪護,家中僅剩5個月大的嬰兒無人照料。盡管毫無育兒經驗,次仁嘎措毅然承擔起臨時監護責任,同隊員一起自費為孩子購置奶粉、尿布等必需品,悉心照料孩子。這段經歷讓她深刻體會到基層工作的意義——群眾的需要就是最直接的行動指令。
圖為次仁嘎措在給當地牧民教識字 受訪者供圖
圖為次仁嘎措在主持“鄉村振興 那曲奮進”活動 受訪者供圖
在“鄉村振興 那曲奮進”活動中,從策劃、撰寫材料,到連續擔任兩屆活動主持人,她是不可或缺的“多面手”。當發現駐村點牧民選手對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比賽缺乏信心時,她還主動化身“語言輔導員”,利用休息時間逐字逐句幫助修改演講稿,反復糾正發音。最終,選手們在縣(鎮)級比賽中捧回好名次,那份收獲的喜悅,在她眼里比自己的榮譽更珍貴。“他們的笑容,就是我工作的最好答卷。”次仁嘎措說。
產業振興是她的另一主場,她同駐村工作隊隊友積極協助村兩委盤活資源,推動一個個小產業落地生根:村里的縫紉店、饅頭店開張了,婦女編織隊組織起來了,青年旅店也煥然一新。這幾個小產業解決了9名群眾的就業問題,短短半年就帶動增收8萬多元。為了讓產業走得更遠,第十三批查龍多村駐村工作隊還主動向上爭取到57萬元資金,用于青年旅店的升級改造,成功承接了縣里的培訓任務,單次創收3萬元,為村集體經濟注入強勁活力。
她還嘗試新路子,主動上陣抖音直播,為村里的縫紉店吆喝,她捧著牧民一針一線縫制的藏式工藝品,為高原特色手工找到了新銷路。看著牧民們在家門口就能增收的笑臉,她覺得所有的努力都值得。
圖為次仁嘎措在村小賣部檢查食品保質期 受訪者供圖
“黨的好政策,給了我上學的機會,現在,用所學所長服務好當地鄉親們,就是我對黨最好的報答。”次仁嘎措的青春在藏北高原綻放別樣光彩。在廣闊的藏北草原,這名年輕的共產黨員正以初心為筆、實干為墨,繼續書寫著新時代的青春答卷。(中國西藏網 記者/次旦拉姆)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