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說居委會里開了一家‘藏醫館’,有藏醫專家坐診,我專門過來請專家看看我的腿關節炎。”拉薩市城關區扎細新村居民旦巴說,家門口能設立藏醫館,對于社區的老年人來說,是一件便民利民的好事情,非常符合大家就近看病就醫的需求。
近日,記者來到扎細新村社區設立的“藏醫館”看到,門口排著很長的隊,有的是扎細新村社區的居民,有的是路過的市民……大家都是來找專家看病的。
扎細新村社區黨總支書記旦增阿旺介紹說,為滿足老年人健康服務需求,扎細新村社區打造了社區“藏醫館”,并誠邀西藏藏醫藥大學、番康藏醫院的醫生專家到現場,通過“千家支部,萬名黨員”進社區服務主題活動,對轄區內的老年人開展免費健康咨詢和義診服務,開拓了老年人就醫“綠色通道”。
來到“藏醫館”內,記者看到,除了一排排座椅外,里面還設有醫生把脈的臺席、病人臨時就診床位,還有成排的藏藥柜子。旦增阿旺表示,扎細新村社區設立的“藏醫館”與番康藏醫院合作,醫院的專家醫生每天免費坐診,而且患者還可以刷醫保卡。
“年前,我妻子患了中風,導致面部偏癱,去了很多家醫院,治療效果不是很明顯。”居民次仁說,聽說番康藏醫院的阿堯·四郎次仁擅長灸法,他帶著妻子去看病。經過一段時間的灸法和藥物治療,次仁的妻子面部偏癱治好了,他特別感激阿堯·四郎次仁。
阿堯·四郎次仁原是昌都市貢覺縣藏醫院院長,退休后來到拉薩。雖然他已經退休,但很多患者找到他家去看病。針對這種情況,阿堯·四郎次仁在家人的建議下,在扎細新村開了一家診所,后升級為番康藏醫院。
“我每天上午在‘藏醫館’坐診,前來就診的患者還是比較多的。下午來的人很少,我就回到醫院坐診。”阿堯·四郎次仁說,他建議廣大群眾要提高健康意識,身體健康要以預防為主,增強自身的保健知識,要將健康的守護和疾病的預防放在首位,而不是等到生病了才去治療。
阿堯·四郎次仁表示,他是昌都市貢覺縣藏醫世家阿堯倉第六代藏醫傳人,自幼學習藏醫藥理論知識。在退休前,他曾在醫院工作36年,對灸法和放血療法有豐富的臨床實踐操作經驗。他說:“目前,我在達孜區開了一家藏藥廠,治病救人是我的事業,也是一生的追求。對于貧困群眾,有時候不收藥費。”
除了社區群眾前來就醫外,還有很多來自北京、武漢等地的患者找到阿堯·四郎次仁就醫。旦增阿旺表示,在“藏醫館”的旁邊就是番康藏醫院,如果患者需要住院治療,可以直接轉到旁邊的醫院治療,特別方便。社區老人出行不便,有些老人的子女不在身邊,身體不適可以直接到社區就醫。
在今年藏歷新年期間,扎細新村社區還推出了“一老一小·幸福食堂”(甜茶館)和西藏藏醫藥大學為孤寡老人、殘疾人、貧困弱勢群體發放慰問金等活動,傳遞了黨和政府的關懷與溫暖,進一步增強了社區凝聚力。
旦增阿旺表示,扎細新村社區將繼續以“老有頤養”為目標,不斷創新服務模式,持續推進養老服務基礎設施網格化建設,優化服務供給,致力于為老年人提供全方位、多層次的服務保障,提升服務質量,為老年人及弱勢群體打造更加溫馨、便利的生活環境,為建設和諧社區貢獻力量。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