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trike id="qc0qw"></strike>
  • <strike id="qc0qw"><menu id="qc0qw"></menu></strike>
    中國西藏網 > 教育

    一位老教師助學助村的二十五年

    王勝昔 章正 周呈宣 發布時間:2020-10-26 10:58:00來源: 光明網-《光明日報》

      10月25日重陽節當天,記者走進河南省新鄉市封丘縣王村鄉瓦窯村的文化大院,米面糧油堆滿了整間屋子。75歲的封丘一中退休教師王俊仁,拿著一份手寫著129位村里70歲以上老人的名單,挨個核對,第二天要給每位老人贈送禮物。

      說話間,他的手機響了,打來電話的是79歲的村民崔秀真,“王老師,俺從閨女家提前趕回村里了,有啥需要幫忙的?”“等著參加明天活動吧,有年輕人幫忙哩!”王俊仁回答。

      “我們這里的年輕人可不簡單!”王俊仁告訴記者,從1995年算起,這個1400多人的村莊,一共走出了216名大學生。

      如今的瓦窯村,成為遠近聞名的教育村和孝賢村。

      崇學重教蔚然成風

      在瓦窯村,有個特點:村民不比吃穿和排場,比的是誰家的孩子考上了名校,崇學重教觀念已蔚然成風。

      這樣轉變,得從25年前說起。1995年,在王俊仁組織下,瓦窯村舉辦起了歡送大學生、資助大學生活動,給他們披紅戴花,發放助學金,這從未間斷。

      “我是村里第一位高中生,因為歷史原因,兩次與上大學的機會失之交臂。加之我是教師,深刻地了解到教育的重要性。”王俊仁在90年代初發現,有的村民,孩子16歲就結婚生子了,由于沒有文化,只能種地或外出打工,家庭的貧困也在代際傳播。

      村民的教育觀念之變,談何容易。1995年夏天,村里一名學生考上河南醫科大學,王俊仁決定以此為契機,好好宣傳。“我琢磨著農民都愛看電影,就請了個放映隊,260元,我出一半,村里出一半。”王俊仁回憶,那時他的每月收入才三四百元,手頭并不寬裕。

      效果,卻出奇的好。一聽說歡送大學生,還放電影,村民們搬著凳子就來到現場,人山人海。電影放映前,王俊仁拉著縣一中的校長,站在熒幕前,他倆扯著嗓子給村民們講解例子,誰家考上大學生多,改變了家庭命運。

      打那以后,王俊仁就給自己定下一個規矩:瓦窯村只要考上一個大學生,就放一場電影。他記得十五年前,村里考上了6個大學生,他就一口氣放了6場電影,成為十里八鄉轟動的大事。

      放電影宣傳,只是他做的一件小事。在村里,還有很多王俊仁親手帶大的孩子。1992年,王俊仁把9歲的史志強接到了自己家里來住,輔導功課,并照顧起居。“如果想要改變人生,讀書是唯一的出路。”這是王俊仁總對史志強提起的話。

      之后,他自掏腰包,資助史志強上學,讓這個家中困頓的孩子,到縣城里念了書。如今,史志強已在一家銀行工作,每年都會看望王俊仁,倆人感情早就超越了師生之情。

      如何讓村民真正重視教育,這是關鍵。王俊仁意識到,只靠個人的力量是不夠的,必須要讓村民們都參與進來。

      2005年,王俊仁發現村小校舍破舊不堪,可是村里沒有條件修繕。怎么辦?那一晚,他急得流淚了,輾轉反側,不能入眠。第二天,他和家人商量,出資5萬元,再挨家挨戶動員村民,籌資4萬多元,加上找親友拉贊助,一共籌集了25萬元。

      王俊仁說:“我自己做起了監工,讓每一筆錢都花得明明白白。”那段時間,他見到工地上有掉落的水泥,他就用手捧起來,舍不得浪費一點。有人說,他比自家蓋房子還上心。

      二十五年用心、用情,換來了村民們教育意識的顯著提升。從1995年算起,這個1400多人的村莊,一共走出了216名大學生,其中就有19名碩士研究生,2名博士生,還有4位大學教師,三甲醫院醫生也有4人。“這些數字還不包括在職的。”對此,他如數家珍,笑得合不攏嘴。

       孝賢小鎮遠近聞名

      談到發起重陽節活動的初心,王俊仁至今清晰記得,十幾年前,村里有些不好的風氣,“一些村民平時對老人不咋地,老人去世后卻把葬禮辦得風光,這可不行!”

      “要想想辦法,改改這風氣。”王俊仁和一些有威望的村民,挨家挨戶看望那些子女不孝順的老人,找他們的子女談心。

      說干就干。2011年,第一屆瓦窯村孝老愛親活動舉辦,王俊仁自己掏了五六千元,村里和村民也贊助了一部分,總共一萬多元,請全村70歲以上共72位老人吃了一頓飯,還分別送上生日禮物,特地準備了大蛋糕。

      在王俊仁的倡導下,這一活動已經堅持辦了十年。如今的內容也更加豐富了,村民更是自發為老人準備了專場的文藝表演,村里捐助的資金也比以前多了,多者一千元,少則兩三百元,村民捐助的比例在不斷提升。

      文化,在瓦窯村產生了“溢出效應”——通過文化的建設,不僅讓村民的心更齊了,而且也助推了該村經濟的發展。瓦窯村“兩委”干部帶著群眾一起干,將瓦窯打造為特色鮮明的“狀元小鎮、孝賢小鎮”。

      新變化,隨之而來,以文化助推產業,這里成立了河南狀元小鎮綠色農業有限公司,下設了兩個家庭農場和四個村級合作社;以“狀元小鎮”為主題,規劃建設兒童研學基地。

      有這樣一組數據,25年前瓦窯村村民的人均收入為480元,2019年人均收入提升至16000元,高于周邊村莊水平。近些年,村里沒有發生過一起刑事案件。而王俊仁功不可沒,已經自掏腰包投入了三十多萬元。

      年逾古稀的王俊仁,如今還在為村里公益事業奔走,這樣做究竟值不值?

      “樹高千丈總是有根啊!我是扎根在農村的知識分子,也是一名退休教師,有義務在農村文化上做一點工作。”王俊仁平和地說,“中國農村有耕讀傳家的文化,我們現在通過教育宣傳和孝老愛親,結合實際傳承下來,作為知識分子我們應該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引領工作,當然值得!”

      “像王俊仁這樣的老教師,與鄉黨委和村黨支部緊密配合,通過文化引領,在鄉村振興中發揮各自作用。”王村鄉黨委書記杜成景如是評價。

    (責編: 常薇薇)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国产精品无套内射迪丽热巴| 国产精品.XX视频.XXTV| 亚洲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久| 久久综合日韩亚洲精品色| 在线精品亚洲一区二区小说| 国产精品免费大片一区二区| 老司机午夜精品视频在线观看免费| 国产精品亚洲专区一区| www国产精品内射老熟女| 国产精品午夜剧场| **毛片免费观看久久精品 | 1313午夜精品理伦片| 久久99久久99精品免观看 | 国语精品91自产拍在线观看二区 | 国产午夜精品福利| 精品国产丝袜自在线拍国| 国产亚洲精品AAAA片APP| 香蕉久久丫精品忘忧草产品| 日韩中文字幕精品免费一区| 国产精品一级香蕉一区| 中文字幕日韩精品麻豆系列| 精品午夜福利在线观看| 99re在线精品视频免费| 99热精品国产麻豆| 久久国产免费观看精品3| 精品人妻久久久久久888| 久久99精品久久久久久hb无码| 999精品久久久中文字幕蜜桃| 少妇人妻偷人精品视频| 久久99国产这里有精品视| 一区二区三区四区精品视频| 嫩草伊人久久精品少妇AV| 少妇精品久久久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久久青草大香线综合精品| 久久久久久久久毛片精品| 爽爽精品dvd蜜桃成熟时电影院| 人人妻人人澡人人爽人人精品97| 日本午夜精品一区二区三区电影| 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爱欲| 亚洲国产精品成人精品小说 | 日韩一区二区在线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