盡快形成可持續旅游發展的中國方案
“目前,我國是世界上第一個也是唯一將生態文明作為國家戰略進行部署和落實的國家。”全國政協委員、觀瀾湖集團主席兼行政總裁朱鼎健說,“旅游業與生態文明建設息息相關,并且是拉動國內消費和經濟增長的重要動力,必須走高質量發展道路。”
在提案中,朱鼎健建議,盡快形成可持續旅游發展的中國方案。規則上,完善立法和政策指引,全方位為發展可持續旅游建章立制;體系上,制訂可持續旅游目的地評定標準;宣傳上,加大對中國可持續旅游的國際宣傳推廣力度,引導景區與游客互動。
據了解,可持續旅游不同于生態旅游,要求最大限度地發揮旅游的社會和經濟效益,同時盡量減輕對當地環境的負面影響,對景區營運管理、社區經濟、社區文化傳承、環境效益這4個方面都提出了更多和更高的要求,更具有系統性和全局性。
作為港區政協委員,朱鼎健期待可持續旅游與粵港澳大灣區擦出火花。“粵港澳大灣區除了經濟上對標世界三大灣區,更要在建設宜居宜業宜游的人文灣區上有所作為。”朱鼎健說。
朱鼎健表示,要加強“軟開發”,樹立“中國灣區”區域旅游品牌,把大灣區建設成區域型世界旅游目的地,還可以考慮加上全國最大的自貿區海南,進一步增強影響力。
在“要政策”的同時,朱鼎健也強調旅游企業“練內功”,讓游客在體驗和參與中感受可持續發展理念,打造更多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社會效益突出的可持續旅游精品。
關注旅游業綠色發展多年,生態環保也成了朱鼎健參政議政的“關鍵詞”。
去年全國兩會上,他提出,在星級酒店評定過程中,總分600分,環保分值僅占14分,應當提高環保要求,為污染防治出力。隨后的《旅游飯店星級的劃分與評定》國家標準修訂工作充分采納了他的建議。“相信這對星級酒店的可持續發展以及環境保護工作有很大的促進作用。”朱鼎健說。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