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平:看消費熱里滿滿的信心
春節假期,是萬家團圓、娛樂休閑的幸福時刻,也是拉動社會消費、觀察經濟脈動的重要窗口。這些天,北京大街小巷、線上線下一派喜悅與繁榮,市場的紅紅火火,也為全年發展開了個好頭。
得益于經濟社會全面恢復,人們出行半徑擴大,優質供給持續發力,游園觀景作為合家歡的傳統項目魅力不減,市屬公園的16個網紅打卡地、3條精品游覽路線讓人感受到新意與心意;冰雪運動引領消費新風尚,各大場館的教練全部在崗仍是供不應求;精彩大片集中上映吸引影迷“轉場連看”,各大影院黃金場次上座率達80%以上……可以說,餐飲、旅游、出行、運動等多板塊均呈現供需兩旺態勢,共同構成了北京春節消費市場的喜人景象。
消費活則經濟活,消費興則城市興。一個個具體的消費場景,折射出北京經濟社會發展強勁的內生動力。作為拉動經濟“三駕馬車”之一,消費主導北京經濟增長已逾十年,貢獻率攀升至七成左右。過去三年,疫情反復不可避免影響了廣大市民的消費意愿,但來自今年春節的市場反饋再度證明,北京消費規模擴大、消費結構升級的總體態勢沒有改變,以節興商、以節聚勢,有助于迅速釋放被短期抑制的消費需求。從宏觀層面看,消費既是經濟循環的終點,也是新的起點,更是加快釋放內需潛力、增強經濟發展動力的主要著力點。繼續扭住這個“牛鼻子”,激發其對經濟循環的牽動能量,將有效助力城市經濟以進固穩、總體回升。
信心比黃金更寶貴。涌動的消費熱,升騰的精氣神,讓我們看到經濟長期向好的基本面沒有變,經濟發展具有強大韌性。當然,經濟發展能跑出怎樣的加速度,有賴于方方面面共同努力。近些年,多樣化、個性化、品質化的消費趨勢愈發明顯,特別是到了節慶時段,文化需求已經逐步超越物質需求,成為多數市民的重要關切。這意味著,提振消費信心,調動消費意愿,需要持續增加高質量產品和服務供給,創新消費模式,滿足消費者的多樣化需求。今年本市政府工作報告中明確提出“把恢復和擴大消費擺在優先位置”。相信隨著深化商圈改造提升行動、強化新消費地標載體建設、加強商旅文體消費跨界融合等一系列硬招實招的逐步落地,消費所蘊含的乘數效應也將得到更大程度激發。
疫散春來,氣象萬千。熱鬧的春節市場,是消費潛力的象征,是經濟回暖的信號。讓我們踔厲奮發,促進生產、分配、流通、消費各環節充分實現良性循環,首都發展一定會有更好的光景,廣大市民一定會有更旺的日子。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