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trike id="qc0qw"></strike>
  • <strike id="qc0qw"><menu id="qc0qw"></menu></strike>
    中國西藏網 > 即時新聞 > 時政

    希望,從這片海岸走向世界——廈門海洋治理經驗的國際影響

    發布時間:2024-02-21 14:22:00來源: 光明網-《光明日報》

      【特別關注】

      光明日報記者 楊逸夫 馬躍華

      “在地球繼續面臨氣候變化、自然和生物多樣性喪失以及垃圾和污染三重危機之際,我們更應加倍努力,加速開展生態恢復項目。”近日,聯合國環境規劃署執行主任英格·安德森再次向全球強調生態系統恢復的重要性。位于中國東南部的福建廈門,多年來以高水平海洋生態修復助力高質量發展,為全球開展生態恢復項目提供了值得借鑒的樣本。

      1988年,廈門創造性提出“依法治湖、截污處理、清淤筑岸、搞活水體、美化環境”的筼筜湖綜合治理理念,自此開啟了筼筜湖的蝶變。36年來,廈門不僅將曾經污水橫流、垃圾遍地的筼筜湖治理成為碧波蕩漾、白鷺翱翔的“城市綠肺”,而且以筼筜湖綜合治理為示范引領,漸次開啟了西海域、五緣灣、環東海域、杏林灣、馬鑾灣等灣區綜合整治及九龍江等流域協同治理,從山頂到海洋開展全域生態修復。通過持續開展海灣水動力條件改善、紅樹林種植、沙灘保護修復、污染防治、生物多樣性保護等行動,廈門極大改善了海域生態環境,成為一座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高顏值生態花園之城。

      全球海灣型城市高水平生態修復的典范

      自然資源部第三海洋研究所(以下簡稱“海洋三所”)原所長、研究員余興光介紹,通過海洋治理領域的各大國際交流平臺,尤其是2005年以來每年舉辦的廈門國際海洋周,廈門的海洋治理經驗已被全球越來越多的國家了解并認可。他認為,廈門走出了一條可持續發展的生態文明建設之路,“廈門實踐”中有諸多成功經驗和創新性做法值得向全球推廣,比如區域聯動的海洋生態綜合管理、海洋生態修復與海灣城市發展協調推進、海洋生態保護的法律體系建設、自然修復與人工干預的有機結合、高質量的公眾參與、專家與政府互動的決策機制等。

      正如余興光所言,廈門已成為全球海灣型城市高水平生態修復的典范,先后獲得“國際花園城市”“聯合國人居獎”“東亞海岸帶綜合管理杰出成就獎”“東亞海岸帶可持續發展地方政府成就獎”等榮譽。早在1994年,筼筜湖綜合整治工程就獲評“東亞海域污染防治和管理”示范工程。2007年以來,筼筜湖治理工作被列入中國政府對外援助項目“海岸帶綜合管理”研修課程,面向全球100多個發展中國家、近2000多名官員和技術人員開展培訓和經驗推廣。來自美國、德國、韓國等發達國家以及歐盟的生態環境機構也紛紛前來考察。在2023年全球濱海論壇會議上,廈門市下潭尾紅樹林生態減災案例入選《海岸帶生態減災協同增效國際案例集》。廈門的海灘養護技術還被推廣應用于泰國、斯里蘭卡等“一帶一路”共建國家的海岸防護工程中。

      2018年,尚處于早期開發階段的廈門下潭尾紅樹林公園就給前來參觀的聯合國秘書長海洋事務特使彼得·湯姆森留下深刻印象。此后,他多次在世界各地的演講中稱其為全球紅樹林恢復的典范。“我們在同一片海洋下面臨著同樣的挑戰,所以像廈門這樣在海洋治理方面領先的城市,需要在面對全球海洋環境挑戰時起到帶頭作用。”2023年11月,湯姆森在參加廈門國際海洋周期間,時隔5年再度考察下潭尾紅樹林,對紅樹林的長勢以及廈門在生態保護與經濟發展之間取得的平衡表示高度肯定。

      “廈門在推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保護生物多樣性方面的實踐走在《生物多樣性公約》第十五次締約方大會(COP15)之前。”“基于自然的解決方案”亞洲中心常務副主任羅明認為,受氣候變化影響,全球極端天氣事件頻發。對海灣和海島而言,海平面上升更是首要難題。海灣型城市如何應對氣候變化、開展生態保護是世界性課題,許多國家的政策在發展經濟與保護生態之間存在矛盾。廈門當年面臨的問題以及采取的基于自然的解決方案在全球具有代表性。她表示,廈門的生態治理是從山上到山下,在不同水系間層層推進的,治理案例豐富全面,不同國家可以根據自身區位和經濟條件,從不同維度學習廈門的生態恢復經驗。

      推動國際海洋治理合作

      近年來,廈門積極推動國際海洋治理合作,東亞海岸帶可持續發展地方政府網絡秘書處、亞太經合組織海洋可持續發展中心先后永久落戶廈門。廈門國際海洋周也已成為全球海洋政策、科學技術、決策和行動交流的國際性年度盛會,吸引著130多個國家和地區、50多個重要國際組織參加。2016年,廈門與美國舊金山結為中美海洋垃圾防治“伙伴城市”。2023年,中方在廈門與周邊國家和有關國際組織共同發布《藍色市民倡議》。

      余興光介紹,在全球海洋生態保護修復領域,中方與國際學術界保持著密切交流合作。以坐落于廈門的海洋三所為例,2010年至今,研究所共派出科研人員100余人次赴印尼,聯合發表論文30多篇,出版專著4部,不僅為中國學界了解北蘇拉威西海域獲取第一手樣本和資料,還與印尼建立了暢通的聯系通道。“中國-東盟海上合作基金”支持的“中國-東盟海洋公園生態服務網絡平臺建設”項目,連接泰國、馬來西亞和印度尼西亞等國,通過生態調查、公園網絡建設、信息系統建設與管理能力建設四方面推動務實合作,與三國海洋公園的管理部門和科研院所核心人員簽署成立海洋公園網絡工作組。

      此外,經過10年微生物領域的合作研究,2018年12月,海洋三所與法國科學研究中心、法國海洋研究開發院、法國西布列塔尼大學簽署共建“中法深海微生物聯合實驗室”協議。2019年12月,在“科技部重點研發計劃項目和科技部國家高端外國專家引進項目”支持下,研究所引進埃及學者哈拉·穆罕默德博士和阿姆洛·阿卜杜勒加瓦德博士作為研究骨干,參加了為期三年的廣西潿洲島受損珊瑚礁原位有性繁殖修復項目,取得一系列科研成果。

      從海洋生態修復實踐,到共建全球海洋生態文明,繪就清潔美麗世界的美好愿景,正連接起廈門、中國和世界。

      《光明日報》(2024年02月21日 12版)

    (責編:李雨潼)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日韩AV片无码一区二区不卡| 成人精品一区二区电影| 亚洲精品~无码抽插| 九九精品国产99精品| 日韩亚洲人成在线综合日本| 国产精品线在线精品| 国产精品久久久福利| 久久久国产亚洲精品|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久| 久久精品亚洲一区二区三区浴池 | 亚洲精品色播一区二区| 精品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亚洲一区爱区精品无码 | 久久亚洲AV无码精品色午夜麻豆| 久久精品一区二区| 国产在线精品一区二区中文| 国产中文在线亚洲精品官网| 国产精品超碰12396| 成人午夜精品网站在线观看 | 国产精品午夜免费观看网站| 日韩熟女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视频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中文字幕日韩丝袜一区| 国产日韩高清三级精品人成| 国产99视频精品免费视频7| 国产精品亚洲专区无码不卡| 国产精品麻豆免费版| 热久久99精品这里有精品| 欧洲国产成人精品91铁牛tv| 国产精品极品美女自在线| 国产尤物在线视精品在亚洲| 国产亚洲精品第一综合| 手机看片日韩福利| 日韩国产精品视频| 麻豆va在线精品免费播放| 四虎国产精品永免费| 国产成人高清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四虎精品免费永久免费视频| 亚洲精品无码永久在线观看| 精品视频在线观看你懂的一区| 精品久久久久中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