濉溪文旅歲末盤點:2023碩果滿枝 2024勇毅前行
2023年,濉溪縣文旅系統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落實全省旅游發展大會精神,依托優勢、主動作為、深入謀劃、扎實推進。全縣累計接待國內游客490萬人次,同比增長76%,實現旅游收入30億元,同比增長92%,旅游產業高質量發展勢頭強勁。
濉溪乾隆湖風景區打鐵花“點燃”了新春年味。袁月供圖
文旅節慶釋放潛能。成功舉辦“樂游淮北”文化旅游節、“樂在濉溪 游在鳳棲”嘉年華、農民豐收節、大運河柳孜文化藝術節、小李家紅色旅游季、臨渙古鎮特產展銷會、“伏羊音樂節”等節慶活動。印發一萬張“樂在濉溪 游在鳳棲”體驗券,邀請市民免費參加“樂在濉溪 游在鳳棲”嘉年華活動,觀看鳳凰飛天大型煙花秀等表演。發放文旅消費券20萬元,有效帶動文旅消費市場。參加全省文化旅游推介會和博覽會,現場推介濉溪文旅資源和特色旅游產品,不斷開拓旅游客源。
文旅品牌多點開花。濉溪3地入選鄉村四時好風光全國鄉村旅游精品線路,組織柳孜運河遺址、雙堆集烈士陵園等7家景區景點申報全國旅游特品級旅游資源等評選。泥塑作品《臨渙茶館》獲第一屆全國農民技能大賽三等獎;在全省鄉村旅游品牌評選中,臨渙鎮臨渙村入選“精品主題村”“美食村”,臨渙老街入選“后備箱工程基地”;柳孜運河遺址、千年文化古鎮臨渙入選全省16城寶藏目的地;濉溪古城、臨渙老街入選2023年度皖美消費新場景;在全省首批紅色資源名錄建議名單上,淮海戰役總前委舊址、雙堆集烈士陵園上榜。道口村依托運河遺址公園開發荷塘月色,并榮獲和美鄉村精品示范村。
文旅產業重點發力。加速推進旅游風景道、研學旅行、旅游民宿等工作,制定交農文旅融合規劃項目方案,對景區公路全面摸排,串聯濉溪古城、乾隆湖、鳳棲湖、柳孜運河遺址、臨渙古鎮等景點景區,規劃旅游風景道全長62.35公里,通過風景道串珠成鏈,打造“流動風景線”和“旅游富民線”。深入開展挖掘研學旅行市場、培育研學旅行機構、設計研學旅行線路、摸排旅游民宿意向、做好旅游民宿聯審、擬定旅游民宿方案等,為推動全縣文旅產業轉型升級注入新動能。
文旅項目蓄勢聚能。強力推進重點文旅項目建設,2023年,全縣文旅重點項目6個,濉溪古城溪水長街、“濉溪號”觀光小火車項目五一期間正式運營,鳳棲湖濕地公園于十一正式開園;臨渙古鎮保護與展示項目加快推進,明清窖池遺址作坊群博物館項目于8月份進場。柳孜運河遺址國家文化公園項目總投資7.49億元,其中,柳孜運河遺址永久性保護大棚建設項目1.35億元,目前環境綜合治理項目工程已結束。
賽會賦能體旅融合。舉辦2023長三角汽車(房車)集結賽(淮北站)暨長三角場地越野賽、首屆“柳孜運河”杯長三角城市青少年足球邀請賽、武林風全國海選賽暨青少年搏擊公開賽淮北站等推動城市經濟發展的賽事,以賽事為載體,“一日比賽、多天停留、多人旅游”為全縣文旅復蘇增添新活力。依托孫疃、南坪、雙堆集鎮等節會,相續舉辦鄉村古會籃球邀請賽,以節會為紐帶,集“運動健身、傳統文化、鄉村旅游、購物消費”等于一身,給全縣旅游、餐飲、住宿、交通等行業帶來眾多商機。
回望碩果,滿懷欣喜,行而不輟,未來可期。站在新的起點,濉溪縣文旅體局將繼續乘著融合發展的東風,搶抓機遇,把握重點,開拓進取,戮力同心,擔當實干,全面掀起濉溪旅游業發展熱潮,開啟嶄新的2024年!(袁月)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