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trike id="qc0qw"></strike>
  • <strike id="qc0qw"><menu id="qc0qw"></menu></strike>
    中國西藏網 > 即時新聞 > 地方

    墊江縣周嘉鎮秸稈的“逆襲”之旅

    發布時間:2023-11-21 11:20:00來源: 重慶日報網

     

      開欄語

      20年間,浙江深入實施“千萬工程”,探索出一條以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小切口推動鄉村全面振興的科學路徑,造就了萬千美麗鄉村,造福了萬千農民群眾。

      新時代新征程,鄉村振興是新重慶發展的最大潛力。在新發展格局下,重慶學習借鑒浙江“千萬工程”經驗,不斷激發鄉村發展新動能,著力塑造鄉村風貌新氣質,積極營造鄉村文明新風尚,扎實推進鄉村全面振興,打造各具特色的現代版“桃花源”,努力在農業強國建設中展現重慶擔當、作出重慶貢獻。

      連日來,本報派出多路記者,深入鄉村一線實地調研、采訪,挖掘重慶各地在培育鄉村特色產業、人居環境整治、營造文明鄉風等方面的探索和成效。即日起,本報將推出“尋找巴渝和美鄉村范例·村村有‘豐’景”全媒體系列報道,敬請關注。

      秋收已落下帷幕,糧食顆粒歸倉。

      11月16日,在墊江縣周嘉鎮雨山村村民朱世華的再生資源回收廠里,一堆堆金黃的秸稈像一座座小山,堆得幾乎快要沖破棚頂。

      一陣機器轟鳴聲中,雜亂無章的秸稈被工人塞進壓塊機,再次“吐”出來后就成了整齊的一捆,4捆合攏,就成為一張大草墊。

      “這秸稈以前沒人要,處理起來還覺得麻煩,現在成了搶手貨,好多人都在收,我都有競爭壓力了!”朱世華說,目前墊江周邊秋收已經結束,但為了再多收點秸稈,跟他合作的“秸稈經紀人”最近又紛紛跑到湖北去搶市場了。

      令人犯愁的秸稈

      秸稈成了搶手貨,不少人樂見其成,種糧大戶吳軍是其中之一。

      過去,秸稈的處置一度讓吳軍犯難:“以前還好說,秸稈要么拿來喂牲畜,要么當柴火燒,現在大家都用上天然氣和電了,散養牛的也少了,真還不曉得怎么處理,往往都燒了。”

      近年來,為了減少秸稈焚燒造成的污染,國家大力提倡秸稈還田,這樣可增加土壤肥力。但這樣做的前提是要將秸稈粉碎,不然秸稈還了田后腐化不完全,對種下一茬作物有影響。甚至,沒有腐化的秸稈還會絞農機的輪子,影響以后的機械化作業。

      “但以前沒有粉碎機,靠人工粉碎秸稈太麻煩了,不粉碎還田又影響耕種。”吳軍說,無奈之下,他和不少農戶一樣,都選擇偷偷焚燒。

      農戶無奈的選擇,讓鎮農服中心及相關監管部門的工作人員感到頭疼。

      “焚燒秸稈,到處冒黑煙,污染環境不說,還有安全隱患。秋收的時候氣溫高,容易引起火災。”周嘉鎮農服中心主任鐘娟說,因此,鎮上每年都要廣泛宣傳焚燒秸稈的危害,同時對焚燒秸稈的行為進行監管。

      但農村面積大,監管難度著實不小。“其實監管效果并不是太好,而且罰款也不是目的。很多人就算被罰款了,后面還會偷偷燒,作用不大。”鐘娟說。

      秸稈中的商機

      在這種情況下,“堵”不如“疏”。

      2017年,作為種糧大縣,墊江縣要求深入推進秸稈資源化利用,周嘉鎮也較早開始探索,希望通過市場化行為,開發秸稈的利用空間,挖掘秸稈的經濟價值,讓村民從中實現增收,從而徹底杜絕焚燒秸稈的行為。

      在這期間,朱世華發現了商機。

      “當時我在外面開貨車,了解到一些市政園林工程需要草繩,我想,這秸稈大家都不要,不如我收進來加工成草繩賣,這個生意做得!”朱世華說。

      很快,朱世華就在老家周嘉鎮建起了秸稈回收廠,從農戶手中收購秸稈,加工成草繩銷售。

      “這幾年,在政府的牽頭組織下,我們的秸稈產品越來越多。”在回收廠,朱世華指著碼得整整齊齊的草墊說,“比如鋼廠、制碗廠,加工出來的產品需要草墊來墊。如今我們與不少制碗廠、鋼廠合作,給他們提供這些墊子。”

      不僅如此,最近他們又與一家知名酒廠達成合作,除了墊子之類的產品外,還提供一些品質較好的秸稈給對方,用于酒曲發酵。

      然而,秸稈的用途還不止于此。

      鐘娟說,近幾年,結合當地產業,她們還引導業主收購秸稈作食用菌基質及肉牛飼料用,“我們新建了一個有機復混肥料廠,把養殖糞便收集起來,將秸稈打碎與其混合,制成有機肥,實現了農業的綠色循環。”

      目前,周嘉鎮共有5個秸稈制品廠,建成秸稈收儲點5個,輻射周邊4個鄉鎮,秸稈逐漸成了搶手貨,收購價格也水漲船高,從過去每斤兩三角漲到目前的5角,最高時達到8角。換算下來,農戶每畝地可增收500元左右。

      秸稈形成產業鏈

      從收購、打捆、收儲、運輸、加工再到銷售,如今周嘉鎮秸稈的綜合利用已經形成完整的產業鏈條,從中還衍生出不同的工種,秸稈經紀人就是其中重要一環。

      村民李星星是最早的一批秸稈經紀人,他主要幫助朱世華收秸稈。“一開始,量還不算大,一年大概就在本地收個四五百噸,現在加工廠業務做大了,我每年的收購量已經增至三四千噸。”李星星說,每年墊江秋收結束后,湖北那邊仍處于秋收高峰期,他和不少秸稈經紀人都前去搶生意。

      “收了秸稈,要先在現場簡單打個捆。這也是個技術活兒,有些不熟練的工人半天都捆不成堆。我們做這行好多年了,技術上有優勢!所以盡管現在競爭對手多了,但好多人還是愿意跟我們合作。”李星星說。

      大量秸稈收回來,收儲也成大問題。為此,在政府推動下,不少村集體也加入進來,拿出閑置學校等建設秸稈收儲點,租賃給加工企業使用。

      朱世華的加工廠就在五洞鎮龍灘村租下了一個收儲倉庫,每年向村集體支付租賃費3.6萬元。“村集體還組織當地村民將秸稈統一回收賣給我,再給村民分紅。”朱世華說。

      越來越多村民從這條產業鏈上受益:種糧大戶吳軍將秸稈交給秸稈經紀人,雖不收錢,但對方幫他聯系收割機免費收水稻,省心;村民王才碧成了加工廠女工,負責操作秸稈壓塊機,每月工資兩三千元;還有不少村民成了秸稈打捆工、秸稈運輸工……

      鐘娟介紹,目前周嘉鎮的秸稈產業已帶動當地約1500人就業,“秸稈能換錢,就沒人燒了。這兩年,秋收時節,全鎮未著一把火、未冒一處煙、未現一處黑斑,真正實現了經濟效益和生態效益的雙提升!”

      本報記者 栗園園

    (責編:李文治)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久久精品免费观看| 国产成人精品免费视频大全| 中文字幕日韩精品麻豆系列| 国产成人精品午夜福利| 国产亚洲精品无码拍拍拍色欲| 男人的天堂精品国产一区| 国产精品亚洲一区二区无码| 人妻熟妇乱又伦精品HD| 亚洲精品国产国语| 91精品观看91久久久久久| 欧洲精品99毛片免费高清观看| 国产AV午夜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在线精品免费aaa片| 91精品国产自产在线观看永久| 国产精品部在线观看| 日韩在线精品一二三区| 日韩在线a视频免费播放| 日韩精品人妻系列无码av东京| 日韩人妻无码一区二区三区99| 午夜亚洲国产精品福利| 国产精品午夜福利在线观看地址| 精品国产香蕉伊思人在线又爽又黄| 欧美成人精品三级网站下载| 国产va精品免费观看| 91麻豆国产精品91久久久| 国产精品国产三级国产an| 模特私拍国产精品久久| 中文字幕乱码亚洲精品一区| 亚洲欧美国产精品专区久久| 亚洲国产精品成人午夜在线观看| 日日夜夜精品视频| 亚洲国产午夜精品理论片在线播放| 亚洲色无码国产精品网站可下载| 亚洲日韩精品无码AV海量| 久久精品国内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精品电影一区| 亚洲国产精品网站在线播放| 国产欧美另类久久久精品图片| 日韩精品一区在线| 波多野结衣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日韩一区二区三区在线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