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城學院發揮專業優勢為鄉村振興賦能添彩
秋風拂過,滿目金黃。
重陽節前夕,運城學院音樂系、離退休人員管理部的90余名師生來到該校定點幫扶村——平陸縣圣人澗鎮上嶺村、部官鎮東祁村,進行“慶豐收 向未來”文化惠民演出。
文藝下鄉是運城學院駐村幫扶工作的一項重要活動。近年來,該校立足高校學科專業優勢,持續開展送政策、送科技、送項目、送教育、送文藝、送健康、送溫暖“七送”活動,助力鄉村走向振興。
“咱村好久沒有這么熱鬧了,大家都盼著這一天呢!”一大早,上嶺村黨群服務中心門口圍滿了人,提起村里的這場“文化盛宴”,村民們眼里是藏不住的喜悅。
活動在歌舞《美麗中國》中拉開序幕,蒲劇、晉南民間舞、笙齊奏……19個節目輪番登場,村民們掌聲不斷,叫好連連。
“活動熱鬧,村民高興,大家的努力就沒有白費!”運城學院駐上嶺村工作隊第一書記兼工作隊隊長潘志國感慨道。
上嶺村常住人口600余人,60歲以上的村民有近300人。前段時間,潘志國找到村干部,計劃在重陽節舉辦一場大型文化惠民演出。
“村里老人多,活動中要是發生安全事故怎么辦?”“辦這場活動需要不少開支,村集體經濟本就緊張。”起初,村干部有些猶豫。為解決村干部的后顧之憂,運城學院全力配合,由音樂系藝術實踐中心主任王國峰擔任活動的總策劃和總導演,還安排好了演出的音響設備。
“既然要辦,就要把這場活動辦好,讓村民過個熱熱鬧鬧的重陽節!”上嶺村黨支部書記兼村委會主任任水才聯系了幾家企業,募集了一些活動資金,又安排了一輛救護車在活動現場待命,以應對突發情況。就這樣,文化惠民的“歌聲”如期在上嶺村上空唱響。
文化為民、文化惠民、文化樂民。運城學院將文化活動送到村民“家門口”,豐富了村民的“精神糧”,奏響了文化振興的“幸福曲”,為鄉村振興塑形鑄魂。
玉米豐收好時節,遍地金黃糧滿倉。
深秋時節,走進東祁村黨群服務中心,廣場上擺滿了金燦燦的玉米,一幅“金色秋收圖”在眼前鋪展開來。
與眼前這幅“金色秋收圖”相呼應的,是村里主干道兩側墻壁上的“豐收”系列主題墻繪。
“這是運城學院美術與工藝設計系師生畫的。你看,這幅收麥圖畫得多漂亮。環境美了,我們自然心情舒暢。”82歲的東祁村村民姚志勝指著墻繪高興地介紹著。
前不久,運城學院美術與工藝設計系50余名師生來到東祁村,開展送文藝下鄉墻繪活動。在勾勒、描繪、粉刷中,東祁村的特色產業、文化習俗、人文風貌在一幅幅墻繪中展現得淋漓盡致。
一墻一文化,一墻一特色。沿街的10余幅墻繪各有巧思,但又共同聚焦豐收主題,美麗鄉村新圖景通過藝術的表達煥發出新生機。
東祁村靠近平陸縣周倉文化園,文化旅游資源豐富。近年來,東祁村加快打造美麗鄉村步伐,人居環境整治工作頗有成效。如今,沿街色彩豐富、生動形象的墻繪為這個美麗鄉村添上了獨有色彩,成為東祁村又一道亮麗風景。
鄉村振興,人才先行。運城學院充分發揮高校學科專業優勢,釋放人才引擎強勁動力,立足當地特色產業,激發鄉村發展新動能,為鄉村振興賦能添彩。(曹欣怡)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