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發文:更好滿足農民到縣城就業安家需求
原標題:更好滿足農民到縣城就業安家需求
近日,廣東省委辦公廳、省政府辦公廳印發《關于推進以縣城為重要載體的城鎮化建設的若干措施》(以下簡稱《若干措施》),以縣城為重要切入點推進城鄉融合和區域協調發展。
《若干措施》提出,要堅持以人為核心推進新型城鎮化,尊重縣城發展規律,統籌縣城生產、生活、生態、安全需要,深入實施“百縣千鎮萬村高質量發展工程”,因地制宜補齊縣城短板弱項,促進縣城產業配套設施提質增效、市政公用設施提檔升級、公共服務設施提標擴面、環境基礎設施提級擴能,增強縣城綜合承載能力,更好滿足農民到縣城就業安家需求和縣城居民生產生活需要,為我省實施擴大內需戰略、協同推進新型城鎮化和鄉村振興提供有力支撐。
省城鄉規劃設計研究院總規劃師羅勇認為,《若干措施》不僅貫徹落實了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關于推進以縣城為重要載體的城鎮化建設的意見》要求,也非常注重結合廣東實際。
“城鄉區域發展不平衡是廣東高質量發展的最大短板。廣東縣域經濟總體發展水平不高,而縣城是城鎮體系的組成基石,是城鎮化的重要一環,也是城鄉融合發展的關鍵紐帶。文件中特別提到了深入實施‘百千萬工程’、綠美廣東生態建設,聯合共建產業園區以及推進重大產業、戰略性新興產業向環珠三角和沿海經濟帶縣域布局等,對于提升我省縣城發展質量,以人為核心推進新型城鎮化有重要的指導意義。”羅勇說。
《若干措施》從培育發展特色優勢產業、完善市政設施體系、強化公共服務供給、加強歷史文化和生態保護、提高縣城輻射帶動鄉村能力、深化體制機制創新等方面,提出了一系列支持措施。
其中,為增強縣城產業支撐能力,優化縣域產業布局,推動產業向縣城有序轉移,各縣因地制宜重點發展1—2個特色產業集群;強化職業技能培訓,加大“農村電商”、“鄉村工匠”人才培訓力度,深化產教融合、校企合作,加大訂單式培訓力度,提升縣域技能人才自給率。
在完善市政設施體系方面,支持有需要的縣城開通與周邊城市的城際公交,推動更多縣城通鐵路,支持布局縣城異地候機樓和高鐵無軌站;推進數字化改造,實現縣城和特大鎮5G網絡全覆蓋,促進學校、醫院、圖書館等公共服務機構資源數字化。
為增進縣城民生福祉,《若干措施》提出要完善醫療衛生體系,重點提升急危重癥患者搶救能力和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處置能力,推動縣域人口達到一定規模的縣級醫院達到三級醫院水平;擴大教育資源供給,以學位緊缺地區為重點,新增一批中小學和幼兒園公辦優質學位,穩定優質生源和優秀教師,到2025年年底全面消除普通高中大班額;提升社會服務保障能力,支持各縣建設至少1間醫養結合的特困人員供養服務設施。
此外,《若干措施》還強調要深化體制機制創新,為縣城建設提供政策保障。其中包括健全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機制,全面落實取消縣城落戶限制政策,推動農業轉移人口與當地戶籍人口均等享有教育、醫療、住房保障等基本公共服務。
南方日報記者 唐子湉 吳哲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