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揚偉大長征精神 推動長征國家文化公園(湖南段)建設
為科學推動長征國家文化公園(湖南段)建設,日前,湖南省長征國家文化公園建設工作領導小組印發了《長征國家文化公園(湖南段)建設保護規劃》(以下簡稱《規劃》)。省長征國家文化公園建設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負責人就《規劃》相關情況接受了記者專訪。
問:請介紹一下《規劃》出臺的重大意義。
答:湖南是紅軍長征經過的重要省份之一,在紅軍長征史上占有極其重要的地位,三路紅軍長征經過湖南境內,浴血奮戰書寫了壯麗篇章,通道轉兵實現偉大轉折的開端,發生了“半條被子”“斷腸明志”等感人故事。2020年9月,習近平總書記在湖南考察第一站就到了“半條被子”故事發生地,參觀“半條被子的溫暖”專題陳列館。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半條被子”的故事讓人民群眾認識了共產黨,把黨當成自己人。正是因為有人民群眾支持和擁護,我們黨才能走過輝煌歷程,取得偉大成就。總書記要求我們同人民群眾風雨同舟、血肉相連、命運與共,繼續走好新時代的長征路。
目前,湖南境內存留了數量龐大、類型豐富的長征文物和文化資源,它們見證長征歷史、展現長征文化、承載長征精神,是弘揚革命傳統和革命文化、激發愛國熱情的鮮活載體。通過整合全省長征沿線具有突出意義、重要影響、重大主題的文物和文化資源,創新教育方式,提升展陳水平,將長征國家文化公園(湖南段)建設成為傳承紅色基因、賡續光榮傳統、發揚長征精神的重要載體,為落實“三高四新”戰略定位和使命任務,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新湖南提供強大精神力量。
問:請簡要介紹《規劃》的主要特點。
答:《規劃》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和歷次全會精神,深刻領悟“兩個確立”的決定性意義,切實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緊緊圍繞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和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在紀念紅軍長征勝利80周年大會上的講話等重要講話精神,以開展愛國主義教育、培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根本,以弘揚長征精神、傳承紅色基因為核心,以長征沿線一系列主題明確、內涵清晰、影響突出的長征文物和文化資源為主干,生動呈現長征文化的獨特創造、價值理念和鮮明特色,進一步彰顯革命文化的強大感召力。
規劃建設范圍主要是面向中央紅軍長征,紅二、紅六軍團長征,紅六軍團先遣西征經過的懷化市通道縣、張家界市桑植縣等48個縣(市、區),以及與紅軍長征關系密切的新寧縣等4個縣(市)納入建設范圍,共計52個縣(市、區)。此外,為實現革命文物集中連片保護利用,將炎陵縣等15個縣(市)納入建設拓展區。
《規劃》按照“服務國家建設、彰顯湖湘特色、明確重點內容、易于落地落實”的要求,確定了“兩線七園六帶多點”的規劃布局,即中央紅軍經過湖南、紅二、紅六軍團(紅二方面軍)長征出發2線,通道會議、汝城“半條被子”故事,桑植紅二、紅六軍團長征出發,龍山、永順紅二、紅六軍團轉戰湘西,湘江戰役陳樹湘“斷腸明志”故事、桂東紅六軍團西征誓師、偉人故里紅色文化7個重點展示園;通道—靖州—黎平、桂東—臨武、永順—沅陵、道縣—全州—城步、韶山—瀏陽—醴陵—攸縣—茶陵—井岡山、新化—隆回—洞口—綏寧6條集中展示帶,湘鄂川黔革命根據地塔臥舊址等多個特色展示點。同步規劃建設武陵源等10個文旅融合示范區。
為高標準編制我省規劃,結合實際需要組建了由黨史、文旅、文物、規劃、農業等領域專家組成的長征國家文化公園(湖南段)建設工作專家咨詢委員會。《規劃》多次征求省長征國家文化公園建設工作領導小組成員單位和沿線相關市州意見,并按程序報國家文化公園建設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審批同意。
問:長征國家文化公園四類主體功能區建設有哪些具體安排?
答:《規劃》就四類主體功能區建設作了以下具體安排。管控保護區,由長征文物保護單位的保護范圍和建設控制地帶、新發現挖掘長征文物遺存臨時保護區組成。對長征文物本體及環境實施嚴格保護和管控,對瀕危長征文物實施封閉管理,形成資源保護基礎空間。
主題展示區,由具備開放參觀游覽條件、地理位置和交通條件相對便利的長征文物和文化資源,以及周邊與之關聯緊密的歷史環境所處區域組成,包括重點展示園、集中展示帶、特色展示點三種形態,通過整體性、系統性的空間布局和內容組織,形成參觀體驗主體空間。
文旅融合區,由主題展示區及其周邊就近就便和可游可覽的歷史文化、自然生態、現代文旅優質資源組成,適當跨區縣融合發展,形成價值延展示范空間。
傳統利用區,通過合理保存傳統文化生態,適度發展文化旅游、特色生態產業,在有條件的區域加強長征文化與地方傳統文化的融合展示,形成活態文化傳承空間。
問:聚焦關鍵領域基礎工程有哪些重要舉措?
答:一是實施保護傳承工程。加強全省長征文物和文化資源調查認定工作,建立長征文物名錄。按照集中連片、突出重點、區劃完整的原則,開展革命文物保護利用片區中的長征片區建設,打造一批長征主題精品陳列展覽。
二是實施研究發掘工程。大力弘揚偉大長征精神,深入開展“半條被子”精神的提煉研究,推出有影響力的社科理論成果和一系列思想藝術水準高的主題出版物、文藝作品,推動長征精神宣介傳播。
三是環境配套工程。深化全省長征沿線生態文明建設,進一步加強沿線自然空間的保護和生態修復,嚴格落實生態環境分區管控、環評管理等相關制度要求,合理控制開發建設強度和旅游規模。
四是實施文旅融合工程。以舉辦全省旅游發展大會為契機,推動長征主題紅色旅游精品線路開發,多角度融合創新,依托重點展示園、集中展示帶、特色展示點等,整合周邊文化旅游資源,加快構建一批長征文化旅游融合發展示范區。
五是實施數字再現工程。加快長征文物和文化資源數字化,利用遙感影像數據、地理信息系統平臺開展長征文物普查和信息采集,構建湖南省長征文物和文化資源基礎信息大數據。
六是實施教育培訓工程。以本地紅色文化底蘊和核心資源為基礎,創新和研發長征主題教育課程,培養一系列紅色文旅人才,組織一系列長征主題的紅色教育培訓活動,構建湖南省長征主題宣傳教育體系。(記者 廖慧文)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