門機自動化新模式在山東港口青島港啟用
科技日報訊 (記者宋迎迎)記者2月18日獲悉,山東港口青島港在全國首創的門機自動化“一艙多機”“一對二操作”新模式,近日在青島港前港公司“阿爾法自由”輪11萬噸鐵礦石卸船作業中啟用。這是我國首個全系統干散貨智慧碼頭的最新建設成果。自此,門機司機無需爬上30多米高的門機進行手動操作,坐在控制中心便可一人同時遠程控制兩臺門機,看看監控、點點鼠標就能完成鐵礦石裝卸。
傳統散貨門機作業時,由于慣性作用,抓料的位置不易控制,存在抓斗撞擊船艙的風險。在清艙作業階段,需要門機與流動機械相互配合,裝載機、挖掘機司機下艙時存在一定安全風險。此外,門機司機長時間低頭作業,容易患上職業病。
為解決上述問題,山東港口青島港前港公司決定實施門機自動化改造,創造性地提出了“一艙多機”協同作業和門機自動化“一對二操作”新模式。
山東港口青島港干散貨智慧綠色碼頭建設項目帶頭人、前港分公司安全環保科技部副經理趙偉麗介紹,“一艙多機”協同作業包括門機與門機、門機與流動機械兩部分的協同作業。
“兩臺門機在同一艙內作業時,變幅機構存在碰撞的風險。我們在變幅機構的中前端及最高位置安裝防碰撞雷達傳感器,避免兩機硬件碰撞。同時,軟件系統檢測到可能發生碰撞時,從機會停止回轉避讓主機,待主機離開碰撞區域后,從機再繼續回轉。我們通過硬件與軟件兩種防碰撞策略,確保了門機與門機協同作業時的安全。”趙偉麗說。
此外,門機與流動機械協同作業時,兩者可進行實時位置數據交互。利用圖像識別技術,系統還可識別出機械與抓斗之間的最短距離,并獲取門機PLC中的抓斗高度數據,從而實現抓斗與流動機械的避讓,確保門機與流動機械的協同作業安全。
記者了解到,“一艙多機”協同作業和門機自動化“一對二操作”新模式應用后,司機可通過一臺控制臺就能操縱兩臺門機。兩臺門機同時運行時,操作臺可實現隨意切換,司機可以隨時接管任意一臺門機。同時,當某一臺門機自動化運行出現問題時,系統也會自動切換到此臺門機,司機直接進行人工干預,保證了運行的安全性。
“新模式的成功應用,為碼頭工人提供了更安全、更健康的作業環境。同時,新模式較人工作業效率提高5%,為企業帶來了更加豐厚的經濟回報。這項技術未來有望成為整個行業效率提升和勞動保護的典范。”趙偉麗說。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