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消醫保不合理限制 讓醫保回歸制度初心
馮海寧
國家醫保局23日發布《關于全面排查并取消醫保不合理限制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針對部分醫療機構推諉拒收參保患者、強制患者中途出院、拒絕為符合條件的慢病患者開“長期處方”等問題開展一次集中排查清理。(12月24日《光明日報》)
我國已經建立起世界上最大的基本醫療保障體系,在解決群眾看病難看病貴、增強幸福感安全感等方面發揮著兜底保障作用。然而,醫保目錄不斷優化、報銷比例持續提升的同時,社會上出現一些背離醫保制度初心的現象,影響群眾獲得感,引發了患者不滿。
譬如,有一些患者反映自己生病住院,病還沒好就被勸出院。醫院給出的理由是,“刷醫保住院15天必須出院”。雖然多地醫保部門回應稱,沒有規定強制患者住院15天必須出院,但部分患者的遭遇確是真實存在的。
上述《通知》也明確指出,常有反映由于醫保不合理限制,部分醫療機構存在推諉病人、強制出院、分解住院、限制處方天數等問題,增加了群眾的經濟和事務性負擔。這說明國家醫保局已經了解到相關線索,將通過此次全面排查,來取消醫保的不合理限制。
《通知》部署重點排查醫保在協議管理、預算管理、審核結算、考核評價、基金監管等方面,是否存在不合理限制和要求,主要是從五類問題入手。廣泛深入排查后要形成問題清單,再深入分析原因,明確解決措施。此舉可規范醫保、保障患者權益。
醫保控費,應控制不合理的醫療費用的增長,減少不合理用藥和診療項目等導致醫保費用浪費的行為。但在一些地方,醫保控費卻造成有的患者4個月被迫轉3次院。這種醫保控費操作,既沒有制度上的依據,也是背離我國醫保制度設計初心的。
我國建立全民醫保制度的根本目的,就是要解除全體人民的疾病醫療后顧之憂。然而,由于醫保不合理限制導致部分醫療機構推諉病人、強制出院、分解住院等,反而給患者增加了不少痛苦,所以,必須取消醫保不合理限制,使其回歸醫保制度初心。
由于有的醫保不合理限制是潛規則,未必有明文規定,那么治理就面臨一定難度。這既需要鼓勵廣大患者積極舉報“刷醫保住院15天必須出院”等亂象,也需要鼓勵醫保定點機構提供相關問題線索。
上述《通知》提出各地醫保部門需采取多種途徑,廣泛深入組織排查相關問題。當地方醫保部門深入座談走訪、通過信訪渠道收集信息、運用大數據進行監測等,必然能發現不少問題,為全面解決創造條件,但要防止某些醫保部門既當“運動員”又當“裁判員”。
造成醫保不合理限制的根本原因是,某些地方醫保基金收支壓力較大,當地醫保部門為了緩解這種壓力,而對醫保定點機構實施控費管理。也就是說最終解決問題要面對根本原因,只有增加醫保投入、平衡醫保收支,才有望終結醫保不合理限制。
醫保應該是群眾健康的“保護傘”,但在一些地方卻變成群眾就醫的障礙,背離了醫保的基本保障屬性,讓人難以接受。眼下,因為疫情重癥患者明顯增加,加之年底很多問題比較復雜,國家醫保局這時候印發《通知》,對保障患者正常就醫更有特殊意義。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