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trike id="qc0qw"></strike>
  • <strike id="qc0qw"><menu id="qc0qw"></menu></strike>
    中國西藏網 > 即時新聞 > 國內

    秸稈變地膜 田綠食更安

    發布時間:2022-08-02 10:36:00來源: 科技日報

      【創新故事】

      “你看,被土蓋住的地膜已經沒了,外面還留了一點點地膜,也是一捏就碎。”

      大暑節氣,江蘇省常州市的農田里,昌玉紅香芋專業合作社理事長蔡冬生一邊用鋤頭翻土,一邊樂呵呵地對記者說。

      “我們合作社種了5000多畝紅香芋。往年7月份,就該雇人下地人工除膜了,每畝至少要4個工時,也就是320元左右,就這樣還除不干凈,因為地膜上覆了一層土。”蔡冬生感慨道,“今年用上了江蘇省農科院研發的新型生物降解地膜,不用人工除膜,也不擔心‘白色污染’了。”

      不只是常州的紅香芋,如今,江蘇的番茄、大蒜和甘薯,還有寧夏的馬鈴薯,海南的甜瓜……都用上了這種生物降解塑膜。

      改性秸稈與高分子材料“牽手”成功

      地膜,曾被稱為農業生產的“白色革命”。20世紀70年代,地膜覆蓋技術引入國內,隨后迅速推廣普及,目前,我國農用地膜年用量達140萬噸。

      大規模使用塑料地膜,在助農增產的同時,也帶來了難以降解的“白色污染”。破碎的地膜還會轉化成微塑料,通過動植物進入人體,危害百姓健康。雖然國際市場上推出一些降解地膜產品,但其高昂的成本、單一的性能,令我國農民很難接受。

      而另一方面,隨著“禁燒令”全面出臺,秸稈的綜合利用成為一道新難題。

      “能不能為秸稈找到一個高效利用的出路,同時把降解地膜成本減下來?”2011年,蘇州大學高分子材料學專業畢業的徐磊來到江蘇省農科院。帶著學科交叉融合的眼光,他敏銳地發現這是一個需求巨大的新領域。

      認準方向的徐磊,一頭扎進實驗室。然而,第一個問題就難住了他:粗糙的秸稈跟高分子材料根本“玩不到一起去”。

      “降解地膜的主要成分是PBAT(降解樹脂),而秸稈的主要成分是纖維素、木質素。秸稈有較強的纖維分子內氫鍵,使其與降解樹脂的相容性較差且分散性不佳。”徐磊說,這就像是冷水沖泡的奶粉,表面浮著大大小小的“奶疙瘩”,無法達到成膜條件。

      為了讓兩者融合,徐磊用更強的粉碎機,一遍又一遍研磨。秸稈顆粒直徑從300目縮小到500—800目,勉強能用了,但是能耗成本也大大上升。徐磊陷入了迷茫。

      2019年,他來到江蘇太倉的一家秸稈飼料廠調研,無意中聽到負責人在抱怨:切割秸稈產生的粉塵每個月有100噸,沒法利用還堵塞磨頭,真是煩人。

      徐磊頓時眼前一亮,問道:“這粉塵粒徑多少?”

      “大概1000目。怎么了?”飼料廠負責人不解地看著他。

      “太好了!我就是在找它。”一瞬間柳暗花明,徐磊高興壞了。

      但是,1000目的秸稈顆粒,表面活性依然不強,必須想辦法讓秸稈顆粒變得更“活潑”。

      “我們嘗試過很多途徑,最后找到一種改性方法,其原理就像給秸稈顆粒表面加上‘活化層’,也就是用改性處理技術和秸塑共混造粒工藝,讓秸稈粉和生物降解高分子充分結合,通過成型技術制成秸塑復合生物降解材料。”徐磊說。

      個性地膜為農作物“量體裁衣”

      2020年初,在徐磊團隊的不懈努力下,新型生物降解地膜終于研發成功,當年推廣應用量達300噸。

      今年,蔡冬生他們抱著“試試看”的想法,采用了這種新型生物降解地膜。清明前覆的膜,7月中旬已不見蹤影。

      “在田間土壤特定環境下,地膜可通過微生物作用在一定時間內降解,最終化為水和二氧化碳回歸大自然。”徐磊說。

      在新型地膜中,秸稈粉占30%,不僅成本大大降低,力學性也能得到鞏固,其“韌性”遠高于其他生物降解地膜,產品的抗拉強度和保溫效能得以同步提升。

      隨著新型地膜的推廣,適應性問題又凸顯出來——我國幅員遼闊,新疆的棉花需要抵抗紫外線照射,廣東的煙草需對根部照射陽光,寧夏的馬鈴薯則對保溫保墑性能要求更高……

      “不同地區的氣候特征、土壤墑情以及農作物的需求不同,單一配方與功能的降解地膜難以匹配不同農作物的生長需要。”徐磊說,這就好比穿同一件衣服,無法滿足人們在不同地區不同季節的需求。

      能否研制針對不同地區、不同農作物的個性化地膜,從而讓地膜對農作物的增產提質發揮更好的作用?

      2020年,徐磊嘗試著研制適合江蘇地區甘薯栽培的專用降解地膜。這種地膜以秸稈粉混合降解樹脂為基底,疊加發泡材料為保溫層。大田試驗表明,采用新型地膜的甘薯產量比傳統PE(聚乙烯)地膜增產約10%,商品化率提高約12%。

      “今年我們又研制成功一種多層生物降解膜,外層是秸稈顆粒,中間是降解樹脂,內層為艾草成分。”徐磊說,這樣的地膜不僅可以抗太陽紫外線照射,還能實現生物驅蟲,減少農藥使用量。

      通過實驗,徐磊團隊建立起適用不同場景的降解地膜設計模型,將氣候、土壤、栽培方式、生長周期等參數納入其中。

      “模型建立后,隨著數據量的不斷增加,輸入特定參數就能生成專屬地膜配方及加工成型技術。后期還可根據當地作物生長情況作出調整。”徐磊說,目前,他們研發的個性化地膜最多已有5層復合功能膜,可為多種作物“量體裁衣”。

      從“白色污染”到“綠色革命”,學科交叉融合讓秸稈變廢為寶,不僅串聯起一條農業循環經濟產業鏈,也為改善農業生態環境、建設美麗鄉村貢獻了科技力量。

    (責編: 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99视频精品全部在线| 国产综合精品久久亚洲| 热RE99久久精品国产66热| 无码精品黑人一区二区三区| 91精品国产乱码久久久久久| 四虎永久在线精品免费一区二区| 亚洲精品乱码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 | 中美日韩在线网免费毛片视频| 日产精品99久久久久久| 亚洲精品无码久久久影院相关影片 | 久久国产视频精品| 国产无套精品一区二区| 2022年国产精品久久久久| 青娱乐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日韩高清在线高清免费| 亚洲精品色午夜无码专区日韩| 精品动漫一区二区无遮挡| 亚洲av专区无码观看精品天堂| 熟女少妇精品一区二区| 国产精品免费久久久久电影网| 国产成人精品免费直播| 午夜人屠h精品全集| 亚洲国产精品无码中文lv| 国产精品自拍一区| 国产精品1区2区| 国产精品分类视频分类一区| 精品人妻人人做人人爽| 91精品导航在线网址免费| 99热这里只有精品国产动漫| 久久国产精品久久精| 无码人妻精品一区二区| 香蕉国产精品频视| 99热这里只有精品99| 亚洲精品视频在线播放| 久9视频这里只有精品| 91无码人妻精品一区二区三区L| 中文字幕精品亚洲无线码二区 | 久久久久亚洲精品无码网址| 国产精品免费久久久久久久久 | 国产精品一在线观看| 亚洲国产成人久久99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