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對人口老齡化,個人養老金制度該如何發揮效用?
中新財經5月29日電 (鐘爽)中國官方近日發布了《關于推動個人養老金發展的意見》(下稱《意見》),旨在設立允許全部居民參與的個人養老金產品,投向銀行理財、儲蓄存款、商業養老保險、公募基金等產品。
自《意見》發布以來,個人養老金制度成為一個熱門話題,但個人養老金制度與社保、商業養老保險有何區別?為何要在社保之外推行這一制度?在中國人口老齡化加深的形勢下,大力發展個人養老金制度將發揮什么樣的作用?
由中國老年學和老年醫學學會老齡金融分會聯合清華大學醫院管理研究院、北京大學匯豐金融研究院、深圳市資產管理學會及騰訊財經舉辦的“個人養老金制度的意義與挑戰”的專題研討會近日在線上舉行,多位專家就個人養老金制度的意義與挑戰這一話題展開了深入對話。中國老年學和老年醫學學會老齡金融分會秘書長周嶺認為,在這個機遇與挑戰并存的時期,大力發展個人養老金制度或能為中國人口老齡化面臨的問題帶來破局。
中國老年學和老年醫學學會副會長、北京大學匯豐金融研究院執行院長巴曙松認為,推出個人養老金制度是完善三支柱養老保險的關鍵。
“從國家層面來講,尤其是在老齡化加速推進的當下,從個人角度來說,個人養老金制度涉及到每個人的實際利益,與發達經濟體相比,中國的人口老齡化速度更快,這既是中國經濟社會快速穩固發展,中國人生活質量大幅度提升的成果。”巴曙松稱,因此,推出個人養老金制度是完善三支柱養老保險的關鍵。
在中國,個人養老金制度還算是“新生兒”,應如何保證其“健康成長”?中國老年學和老年醫學學會老齡金融分會常務副主任楊燕綏表示,從公平性角度來看,養老金制度的公平性需要廣覆蓋,待遇差距小。中國是全世界最大的養老金計劃這一廣覆蓋已經達成。但是基本養老金差異依舊存在,如雙軌制等是亟待解決的問題。
其次,效率性體現在隨著人口老齡化的進展方面,隨著中國大數據進入初級階段、深度階段,高級階段,養老金制度需要逐漸完善。持續性要看籌資能力、支付能力及收支能否長期平衡。
騰訊理財通相關負責人則對中新財經說,養老是關系社會福祉的一件大事,我們有很強的意愿也有能力在中國養老第三支柱建設中發揮積極作用。在中國境內參加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或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的勞動者,都可以參加個人養老金計劃。截至今年3月底,兩類基本養老保險參保人數達10.3億人。可以說,個人養老金計劃將是一個“全民計劃”。
該負責人稱,具備廣泛用戶基礎的互聯網理財平臺,在相關賬戶的開立與指定、繳存與投資、投資者教育等方面都可以發揮積極作用。
清華大學五道口金融學院中國保險與養老金研究中心研究員蔣昭昆表示,個人養老金制度最大的吸引力在于稅收優惠,其本身是政府補貼的同時,也是一種長期儲蓄激勵機制。
此外,除了稅收優惠和長期儲蓄,通過個人養老金賬戶購買的產品經過了嚴格篩選,通過監管部門,包括金融機構、行業的把關,具有收益曲線相對平滑的特點。“因此,相對完善的把關與稅收優惠都保障了個人養老金制度的吸引力。”蔣昭昆說。(完)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