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念老子誕辰2595周年祭典在河南鹿邑舉行
中新網周口3月24日電 (記者 劉鵬)中國道家學派創始人老子誕辰2595周年祭典,24日于老子出生地河南省鹿邑縣舉行。國內外老子文化研究學者、李姓嘉賓、文化藝術界等各界人士齊聚鹿邑,共拜先哲。
公元前571年,農歷二月十五,老子(姓李名耳,字聃)誕生于楚國苦縣厲鄉曲仁里(今河南省鹿邑縣太清宮鎮)。老子是中國古代偉大的哲學家和思想家,被唐朝帝王追認為李姓始祖,他的傳世名作《道德經》被認為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哲學經典。
自漢代以來,每逢老子誕辰日,后人在鹿邑縣老君臺等地起廟會、行祭拜,世代延綿,千年不息。
24日,第九屆中國鹿邑·河南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傳統戲劇)展演開幕式暨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老子祭典”展演在鹿邑啟幕,各界人士步入太清宮參加祭典活動。
盛世禮炮鳴炮9響后,代表嘉賓依次向老子像敬獻花籃、焚香祭拜、獻爵祭酒。知名文化學者、南京師范大學教授酈波恭讀祭文,全體嘉賓三鞠躬行施拜禮,樂舞祭拜《上善若水》后典禮告成。
記者在活動現場看到,當天太清宮內人潮涌動,絡繹不絕的香客井然有序地到香臺上香、祭酒,并在太極殿前心懷崇敬及緬懷之情向老子像虔誠叩拜。
作為“老子故里”鹿邑縣,近年來深入實施文旅文創融合戰略,深挖老子文化獨有“富礦”,持續擦亮“老子故里,道家之源,道教祖庭,李姓之根”四大文化品牌,傳承并積極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
當日,第九屆中國鹿邑·河南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傳統戲劇)展演亦在太清宮老子文化廣場開鑼。未來7天里,部分傳統戲劇類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將在此集中展演,此舉意在向民眾展現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獨特魅力。(完)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