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多元化融合探索 《天降大任》研討會舉行
中新網北京1月2日電(記者 高凱)由中國文聯電影藝術中心和中國電影評論學會等聯合主辦的電影《天降大任》專家觀摩研討會近日在北京舉行。
該片由宇宙之鐵(筆名)執導,蘇尚卿、李璐、葉知秋等多名實力派配音演員參與配音,講述了“天選之子”空和搭檔蒲牢以及人類女孩努瓦聯手對抗外來侵略者“銳鉑人”的故事。
《當代電影》社長皇甫宜川在研討會上指出,當代動畫電影一大變化和優勢就是多樣技術與美學的融合推動。《天降大任》采用了“難兄難弟”的敘事方式,用空和蒲牢的冒險之旅,講述普通人的自我價值的發現;角色設計有新意,空、蒲牢、努瓦的設計分別包含了希望、傳承與創新,給觀眾留下了深刻印象;在視覺上表現出了豐富的想象力,在文化意義上展示了對小人物的尊重和溫暖的親和力,夯實了與觀眾達成共情的重要基礎。
北京電影學院動畫學院教授孫立透露自己特別喜歡電影中關于學校的設定,覺得此場景是一個溝通凡人和英雄之間的橋梁,探討了對時間、空間、宇宙的認知,希望后續作品里能挖掘這一場景的更多可能。同時,她也充分肯定了影片的制作水準,比如空的毛發、蒲牢的胡須都是動畫制作中巨大的挑戰,但本片相關細節展現得十分靈動。
中國文聯電影藝術中心常務副主任宋智勤指出,影片實現了新表達、做到了新創意、完成了新呈現,在人物設計上進行了后現代主義解構,顛覆了大眾對類似角色的理解,臺詞結合了成年化和兒童化話語體系,在美學風格上完成了東方玄幻和西方金屬風格的融合呈現。
對此,聚影匯創始人、中國電影家協會兒童電影工作委員會副秘書長朱玉卿表示贊同,他認為,影片用令人耳目一新的視聽語言告訴觀眾,每一位凡人都有自己不可替代的使命。這在當下具有很強的現實意義。
北京大學藝術學院副院長李道新指出,隨著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技術的興起與運用,人們講述故事、表達情感的方式出現了新的變化,也對建立在經典美學和后現代大眾美學基礎之上的傳統電影評價體系提出挑戰。他認為《天降大任》是一部破次元壁的電影,將東方神話、蒸汽賽博和廢土工業風三種不同風格的美學完美地融合在了一起,全新價值理念的重塑和多元主題和內容的解構重構,嫁接了與年輕一代對話的橋梁。
北京評協視聽委員會副主任高小立表示,影片很多情節都對應了當下的現實生活,帶給觀眾諸多啟發。在故事上,將古代神話和現代科幻、傳統文化與當代審美很好地結合在了一起,角色形象豐富多彩;在情節上,做好了未來和當下的結合,金箍和彈弓等常見的生活道具以一種顛覆性、演變性的全新形象和功能出現,展現了電影在高科技方面的新嘗試;在主題上探討了時間和空間的哲學命題。
中國電影評論學會會長饒曙光在總結發言中稱,電影《天降大任》講述了“自我發現和自我賦能”的別樣成長故事,是一種現代性價值觀的表達。影片節奏快、懸念強,代入感強,想象力足,同時蘊含了復雜的哲學意味,做到了不同思想間的互相融合,達到了“開放對話,互容互動”的共同美學平衡,形成了有效的情感共鳴。
據悉,電影《天降大任》即將于2024年1月6日在全國影院上映,目前預售已全面開啟。(完)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