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trike id="qc0qw"></strike>
  • <strike id="qc0qw"><menu id="qc0qw"></menu></strike>
    tibet.cn
    home

    飛羽鏡界|新華社記者對“高原仙子”的四季追尋

    發布時間: 2025-06-18 09:11:00 來源: 新華網

      鳥類是自然界的精靈

      也是生物多樣性的

      重要指示物種

      在“飛羽鏡界”,我們希望能用鳥類的精彩瞬間傳達飛羽之美,更力求揭示鳥類與人類及生態環境之間的關系,增進公眾環保意識,保護我們共有的家園。

      讓我們一起進入

      飛羽鏡界

      

      “潔白的仙鶴,請把雙翅借給我,不飛遙遠的地方,到理塘轉一轉就會回。”這首在西藏家喻戶曉的民歌中提到的“仙鶴”,就是黑頸鶴。


    一對黑頸鶴在那曲市申扎縣的濕地上“換班”照顧剛出殼的雛鳥(2025年6月4日攝)。 新華社記者 姜帆 攝

      黑頸鶴生活在高原淡水濕地,是世界上唯一生長、繁殖在高原的鶴類,也是國家一級保護動物,有“高原仙子”的美稱。它們棲息于海拔2500到5000米的高原沼澤地、湖泊及河灘等濕地環境。喜食植物葉、根莖、塊莖、水藻、玉米、散落在收割過的田野里的青稞粒等,也吃昆蟲、蛙、小魚等動物性食物,其叫聲高亢而有穿透力。

      資料記載,黑頸鶴壽命大約為10到15年,通常一生中只有一個配偶;繁殖期在每年的5月至7月,求偶時伴隨著舞動與共鳴——雙雙把頭伸向前方,彼此呼應并發出“咯咯咯”的響聲,這一行為相當于每年一次的“求婚”儀式。黑頸鶴營巢于水環繞的草墩上或茂密的蘆葦叢中,一窩卵通常有2枚。


    這是在拉薩市林周縣虎頭山水庫拍攝的黑頸鶴(2021年12月7日攝)。新華社記者 張汝鋒 攝


    在西藏那曲市申扎縣,一只黑頸鶴試圖驅趕鳥巢附近活動的漁鷗(2025年6月4日攝)。新華社記者 孫瑞博 攝

      每年3月中下旬的初春時節,黑頸鶴向繁殖地遷徙;秋季的9月,開始結群帶領幼鳥南遷越冬,遷徙路線分為東線、中線和西線,于10月中旬飛抵越冬地。

      遷徙路線中,東線距離最長,由若爾蓋松潘草地沿岷江流域、邛崍山脈,從北往南到達烏蒙山區的湖泊水庫越冬,直線距離約為800公里;中線則從青海隆寶灘到云南納帕海之間,直線距離雖不及東線但也有800公里左右;西線是一條翻越世界屋脊的越境路線,從新疆東南部、青海西部和西藏北部、西北部的高原,向南或東南遷徙,一部分飛抵雅魯藏布江中游及其支流河谷的低海拔區域,其余部分則要翻越喜馬拉雅山脈飛達不丹境內越冬。盡管這條線直線距離最短,但它們飛越的高度卻是全世界其他鶴類無法企及的。

      

      當雄縣野生動物疫源疫病監測員尼瑪頓珠(左)和同事扎西頓珠在雪后的阿熱濕地觀察遷徙途中的黑頸鶴(2024年4月7日攝)。 新華社記者 姜帆 攝


    這是在拉薩市林周縣虎頭山水庫拍攝到的黑頸鶴(2022年2月22日攝)。 新華社記者 姜帆 攝

      西藏全境既有黑頸鶴的越冬地,又有它們的繁殖地,還有遷徙途中的停留地。多年來,新華社西藏分社的攝影記者們步履不停,追尋“高原仙子”的蹤跡,留下了一張張動人的畫面。

      

      拉薩市達孜區農田里鳴叫的黑頸鶴,這是一對黑頸鶴“夫婦”帶著它們的幼鳥(2019年1月1日攝)。 新華社記者 孫非 攝


    在拉薩市林周縣境內越冬的黑頸鶴(2022年2月22日攝)。新華社記者 覺果 攝

      這是清晨在拉薩市林周縣虎頭山水庫拍攝的越冬黑頸鶴。西藏拉薩市林周縣位于拉薩河上游及澎波河流域,平均海拔約4200米,是黑頸鶴主要的越冬地之一(2023年12月5日攝)。新華社記者 姜帆 攝


    這是在拉薩市林周縣虎頭山水庫拍攝的黑頸鶴(2023年12月30日攝)。 新華社記者 丁增尼達 攝


    在拉薩市林周縣境內拍攝的飛翔于田野上的黑頸鶴(2023年12月8日攝)。新華社記者 晉美多吉 攝


    黑頸鶴在那曲市申扎縣申扎藏布濕地孵蛋(2024年6月7日攝)。新華社記者 姜帆 攝


    一對黑頸鶴夫婦帶著雛鳥在西藏那曲市申扎縣一處濕地棲息、覓食(2024年6月9日攝)。新華社記者 旦增尼瑪曲珠 攝

      圖片中的這對黑頸鶴夫婦已連續8年在那曲市申扎縣申扎藏布濕地營巢育雛,并受到了普遍關注,每年都有攝影師前往拍攝。2024年,我們拍到了它們孵蛋的畫面。后來聽當地野保員說,孵出的小鶴在兩個多月大的時候不幸夭折,這突如其來的打擊使得雌鶴抑郁了很長時間,有時會無緣無故地攻擊配偶,有時還會拔掉自己的尾羽,曾經形影不離的夫妻倆很長時間不窩在一起休息……幸運的是,如今的它們已走出悲傷。2025年6月4日,我們又拍到了它們雛鳥出殼的瞬間,如今,新出生的小家伙正在茁壯成長。

      

      這是6月5日拍攝的那曲市申扎縣周邊申扎藏布濕地里棲息的黑頸鶴和出生不久的小黑頸鶴。 新華社記者 旦增尼瑪曲珠 攝


    一只黑頸鶴在西藏那曲市申扎縣的申扎藏布濕地上照顧剛出殼的雛鳥(6月5日攝)。 新華社記者 姜帆 攝


    一只黑頸鶴在西藏那曲市申扎縣的申扎藏布濕地上照顧出殼一周的雛鳥(6月11日攝)。 新華社記者 黃耀漫 攝

      近年來,西藏自治區多措并舉實施生態建設工程,黑頸鶴數量逐年遞增,目前西藏黑頸鶴數量已經超過萬只。6月10日,拉薩市舉辦“市鳥”評選結果新聞發布會,黑頸鶴當選為拉薩市“市鳥”。

      

      文字:姜帆

      攝影:覺果、張汝鋒、晉美多吉

      姜帆、孫瑞博、旦增尼瑪曲珠、丁增尼達

      黃耀漫、孫非

      編輯:胡秋思 

    (責編: 李文治 )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email
    国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左线| 亚洲日韩AV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 日韩电影久久久被窝网| 2020久久精品亚洲热综合一本| 99热热久久这里只有精品166| 国产午夜精品无码| 中文字幕精品在线| 国产精品内射视频免费| 日韩在线视频二区| 欧美日韩久久久精品A片| 国自产精品手机在线视频香蕉 | 国产午夜精品久久久久免费视| 久久久久99精品成人片| 国产精品免费久久| 国产精品成人免费观看| 亚洲第一区精品观看| 亚洲国产精品婷婷久久| 99国产精品免费观看视频| 亚洲精品乱码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 | 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国语自制 | 国产精品熟女视频一区二区| 少妇人妻偷人精品视蜜桃| 欧美精品大香伊蕉在人线| 欧美日韩久久久精品A片| 亚洲精品久久久久无码AV片软件| 国产成人精品第一区二区| 在线精品亚洲一区二区| 国产精品机视频大陆| 人妻精品久久无码区| 精品亚洲视频在线| 国产精品情侣自拍| 日韩免费高清一级毛片| 日韩AV高清无码| 亚洲av日韩精品久久久久久a | 精品调教CHINESEGAY| 91精品国产91久久| 久久只有这精品99| 精品人人妻人人澡人人爽牛牛| 在线观看精品一区| 国产精品久久精品福利网站| 国产成人精品免费直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