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是世界上人口老齡化程度比較高的國家之一,老年人口數量最多,老齡化速度最快,應對人口老齡化任務最重。更好地激發老年人老有所為的積極性,大力發展老年教育、妥善解決人口老齡化帶來的社會問題,事關國家發展全局,事關百姓福祉,需要下大氣力來應對。充分發揮政府在老年教育中的主導作用,是提升老年教育質量和普及程度的關鍵。所謂主導作用,就是統領全局,推動全局發展。政府在老年教育中的主導作用,主要表現為制定政策、提供資金、整合資源、推動改革等。
在應對老齡化的過程中,積極推進老年教育事業,是改善老齡群體生活狀況,提升老齡群體社會價值的必要舉措。要發揮老年人優良品行在家庭教育中的潛移默化作用和對社會成員的言傳身教作用,發揮老年人在化解社會矛盾、維護社會穩定中的經驗優勢和威望優勢,發揮老年人對年輕人的傳幫帶作用。因此,有必要通過老年教育的方式為老年人發揮作用創造條件,引導老年人保持老驥伏櫪、老當益壯的健康心態和進取精神。在老年教育事業的實施過程中,政府作為老年教育最重要的管理者,如何主導構建多元主體參與的老年教育服務供給體系,幫助老年人用科學的方法保持健康的身心狀態,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就顯得尤為重要。我們要不斷探索老年教育的新思路、新戰略、新舉措。
首先,政府要做好頂層設計,制定政策法規,起到老年教育供給主體的統籌調控與監管等職能作用。老年教育不僅是教育工程,也屬于民生工程中的重要組成部分。作為終身教育的最后一環,老年教育不能脫離整體教育事業而獨立存在。老年教育也同樣需要投入一定的師資、物資、財力等,而這些投入,并不是老年大學、社區、養老院等單獨機構能承擔并完成的,需要全社會參與方能實現。政府必然是老年教育供給服務的統籌、調控與監管的主體,起到統攬全局、推動發展的主導作用。為此,政府要考慮做好以下事情:第一,進一步完善老年教育法規,探索出臺《老年教育法》。當前國家所出臺的有關大中小學教育法基本完善,但針對老年人的教育法并未出臺,老年教育的上下位法律法規不夠明確,導致老年教育實施無法可依。第二,明確老年教育管理主體。老年教育的多重屬性導致現行管理定位模糊以及管理主體不明確,各部門具體職責,缺乏細化的責權規定,各部門之間存在一定的政策壁壘,信息不能共享,出現“九龍治水”混亂局面。因此,對于政府而言,要發揮主導作用,理順部門與部門之間的協同關系,明確相關部門的權責與職能,逐漸解決部門之間的重疊、缺位現象。
其次,政府應成為老年教育資金投入的主體。2019年4月,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關于推進養老服務發展的意見》提出,要大力發展老年教育,建立全國老年教育公共服務平臺,鼓勵各類教育機構通過多種形式舉辦或參與老年教育,推進老年教育資源、課程、師資共享,探索養教結合新模式,為社區、老年教育機構及養老服務機構等提供支持。但《意見》并沒有明確老年教育是否屬于公益性事業的性質,由此帶來資金投入的比例、重點及使用計劃等一系列問題。參照相關法律法規以及政策文件精神,老年教育理應屬于政府公共服務的重要組成部分,公益性屬性決定了其服務供給不能僅僅依靠市場來調節。要明確政府投入責任,建立老年教育經費保障與財政收入相適應的動態增長機制,構建以政府投入為主,市場、社會組織積極參與的多元投入機制,制定相應政策,引導、鼓勵社會力量參與老年教育事業建設。
最后,政府要支持和鼓勵老年教育的創新實踐,探索適合老年人學習的新模式和新途徑。政府要著手優化老年教育服務供給體系的建設,充分利用文化、經濟以及高校等資源,構建信息互通、資源共享、機制聯動、協調發展的老年教育公共服務體系;建立不同層級的老年教育網絡,充分發揮老年大學、社區學院在老年教育中的帶頭作用,創新老年教育載體,開展多樣老年教育活動,開設系列老年教育課程,進一步整合各類老年教育資源,改革老年教育內容和方式,適應不同層次老年群體教育的需要和個性化自適應的學習需求。
綜上,要完善黨委統一領導、政府依法行政、部門密切配合、群團組織積極參與、上下左右協同聯動的老年教育工作機制,形成老年教育工作大格局。尤其要加強政府在老年教育中的主導作用,需要從政策、投入、資源整合、改革創新等多個方面入手,全面提升老年教育的質量和水平,為老年人提供更好的學習機會、更高的服務水平。
(作者為北京市哲學社會科學首都終身教育研究基地教授)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