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西藏自治區迎來成立60周年。8月5日,國新辦舉行新聞發布會,西藏自治區黨委書記王君正,西藏自治區黨委副書記、自治區主席嘎瑪澤登全面介紹60年來西藏經濟社會發展成就。王君正表示,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西藏建立社會主義制度和人民民主政權,實行改革開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與全國一道邁上了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新征程,實現了從黑暗走向光明、從落后走向進步、從貧窮走向富裕、從專制走向民主、從封閉走向開放的歷史性巨變,社會生產力獲得極大的解放和發展,創造了“短短幾十年、跨越上千年”的人間奇跡。
經濟動能強勁釋放,發展根基日益夯實
六秩春秋,西藏經濟總量實現了質的飛躍和量的跨越。王君正介紹:“2024年,全區生產總值達2765億元,按不變價格計算,是1965年的155倍,年均增長8.9%;地方財政收入達277億元,是1965年的1258倍,年均增長12.9%?!?/p>
經濟發展的速度顯著加快。“全區生產總值達到第一個千億用了50年時間,達到第二個千億僅用了6年的時間。”王君正說。
經過接續奮斗,西藏經濟發展規模不斷擴大,發展的質量和效益明顯提升,清潔能源、文化旅游、高原輕工業等特色產業蓬勃發展;基礎設施建設不斷完善,從青藏川藏公路通車,到青藏鐵路建成運行,再到“復興號”飛馳雪域高原,西藏初步建立起涵蓋公路、鐵路、航空等多種運輸方式的綜合交通網絡。
在通信領域,“青藏、川藏、藏中、阿里4條電網建成投用,主電網覆蓋所有縣(區、市)。所有行政村實現了光纖和4G網絡通達?!蓖蹙硎荆T多制約西藏經濟社會發展的瓶頸問題得到極大改善,為西藏高質量發展注入了強大活力。
民生改善人心凝聚,幸福生活成色更足
60年來,西藏各族群眾在各類民生項目中獲得了哪些實惠?
“西藏自治區成立以來,自治區黨委、政府大力改善水電路網訊等基礎設施條件,各族群眾的生活實現了從水桶到水管、油燈到電燈、土路到油路、氈房到樓房的滄桑巨變?!备卢敐傻墙榻B,“十四五”期間,國家和自治區共安排28類社會事業領域的項目,規劃總投資246.5億元,截至目前已經落實投資236.78億元,盡心竭力地辦好群眾所需所盼的實事好事。
民生投入帶來全方位改善。醫療方面,醫療衛生機構的總數、床位總數、衛生技術人員總數分別達7231個、21488張、50766人,基層服務能力顯著提升。教育方面,新建小學29所、初級中學15所、普通高中5所,改擴建6所中職學校,開工建設了日喀則職業技術學院等重大項目,確保孩子們能夠“上好學”。文體方面,一大批文化基礎設施和群眾體育基礎設施建成并投運。社會保障方面,建成80家特困人員集中供養中心和11家兒童福利機構,參保人員實現全國異地就醫直接結算……
群眾急難愁盼問題得到有效解決。嘎瑪澤登介紹,通過實施高海拔地區集中供暖供氧、解決高海拔農牧區季節性斷水問題、提升供電可靠率等,“西藏各族群眾告別了‘飲水難、用電難、行路難、通信難’的歷史,過上了舒適便捷的現代化生活”。
生態屏障扎實筑牢,綠色發展底色更亮
青藏高原被譽為“亞洲水塔”和全球氣候安全的“穩定器”。2021年召開的西藏自治區第十次黨代會提出了著力創建國家生態文明高地的奮斗目標,此后,西藏的實踐步履更加扎實。
最嚴格的生態保護制度依法落實。嚴格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青藏高原生態保護法》,出臺自治區國家生態文明高地建設條例。如今,西藏生態保護紅線面積占全區國土面積的50%以上,各級各類自然保護地面積占37.95%,還成為全國首個市級全部創建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范區的省份。
綠色低碳發展成效卓著。2024年西藏清潔能源發電量占比99%以上,基本實現了全清潔電力供應,成為全國清潔能源發電量占比最高的地區。人均碳排放僅為全國平均水平的三分之一。
生態保護惠及民生?!?021至2024年,我們累計落實草原生態補助獎勵資金136.8億元,226.22萬名農牧民享受了草原生態補助獎勵政策;累計落實中央財政森林生態效益補償資金51.47億元,10.3萬名群眾專兼職從事公益林管護工作;全區年均提供生態崗位44萬余個?!蓖蹙f。
王君正表示,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西藏自治區黨委、政府和全區各族人民,將更加緊密地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周圍,全面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西藏工作的重要指示和新時代黨的治藏方略,堅定信心、銳意進取,扎實做好各項工作,推動新時代西藏長治久安和高質量發展不斷邁出新的步伐,努力建設好團結富裕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新西藏。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