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2月2日,第29個世界濕地日來臨之際,拉魯濕地管理局在拉魯濕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開展了“保護濕地 共創未來”主題宣傳活動,旨在提升公眾濕地保護意識,攜手共創美好生態未來。
拉魯濕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作為世界上海拔最高、面積最大的城市天然濕地,素有“拉薩之肺”的美譽。它是拉薩市重要的氧氣補給源,在維護城市生態平衡方面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保護區總面積達12.2平方千米,成立以來,一系列保護工程的實施為濕地生態系統筑牢根基,使其整體功能得到顯著恢復與增強,有效改善了拉薩的環境質量,提升了供氧能力,增加了空氣濕度,豐富了濕地資源。如今,拉魯濕地已發展成為集野生動物觀賞、保護、科研、繁育、科普教育等多功能于一體的高原特色旅游休閑勝地,生動展現了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美好景象。
活動現場,工作人員圍繞今年世界濕地日主題,深入開展濕地保護科普知識講解,著重強調濕地生態保護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積極倡導市民“珍視濕地、保護濕地、助力濕地”。除知識科普外,現場還設置了開盲盒猜拉魯濕地野生動物、消防用品使用常識講解等趣味互動環節,同時播放拉魯濕地生態日常養護及保護成效視頻,詳細解讀防火令、濕地管理條例等,并發放濕地保護相關宣傳資料。豐富多樣的活動形式吸引了眾多市民踴躍參與,現場氣氛熱烈非凡。
在濕地保護工作中,拉魯濕地管理局積極作為、多措并舉。防火方面,與拉薩市森林消防大隊緊密協作,采取人防與技防相結合、日巡與夜巡相配合的模式開展應急演練。同時,與周邊簽訂防火責任書、承諾書300余份,在拉魯濕地周邊街道、社區和居民群眾的支持配合下,近年來拉魯濕地實現了“零”火災事故。日常管護中,派遣專業技術人員,提供設備與資金支持,協助開展病蟲害防治、修枝清理、種植苗木、設施設備維護等工作。此外,聯合主管部門、行業部門、公安部門開展聯合執法,有效遏制了拉魯濕地范圍內各類違法違規行為,大幅減少了相關事件的發生。科研上,聯合高校圍繞科學研究、濕地保護、人才培養、科技服務等方面開展科研工作,對拉魯濕地內的鳥類、魚類、植物、底棲動物、微生物、水和土壤等進行研究評估。這一系列舉措促使拉魯濕地科研從無到有,為拉魯濕地的生態保護和長期建設提供了科學數據和技術支撐。
記者了解到,自拉魯濕地巡護步道全面免費對外開放后,吸引了大量游客和市民前來休閑娛樂。自治區、拉薩市各黨政機關、企事業單位、學校等紛紛在此開展實地考察、健步行動、生態研學、生態體驗等活動,真正實現了生態保護成果“全民共享”,深刻詮釋了“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理念。據不完全統計,2024年拉魯濕地累計接待區內外游客8萬余人次,舉辦各類團體活動20余場次,參與人數達1200余人次。
如今,踏入拉魯濕地,近處中干渠水質清澈、水量充沛,在蘆葦蕩下靜靜流淌,水面上赤麻鴨悠然嬉戲;遠處布達拉宮巍峨聳立。濕地空氣中彌漫著泥土與植物的芬芳,令人心曠神怡。這里已成為喧鬧市區中的一片“世外桃源”,是市民和游客游玩打卡的熱門之選。市民張女士表示,每到周末,她都會帶著家人前來散步,這里清新的空氣和優美的環境非常適合老人健身休閑。
近年來,隨著保護措施的持續加強和生態環境的不斷改善,拉魯濕地以嶄新的面貌迎接八方來客,越來越多的候鳥在此棲息繁衍,構成了一道亮麗的生態風景線。同時,拉魯濕地先后榮獲“自治區青少年自然教育綠色營地”“國家青少年自然教育綠色營地”“國家重要濕地”等多項榮譽稱號,成為高原濕地保護的典范。
此次宣傳活動不僅是對世界濕地日的積極響應,更是拉魯濕地管理局持續推進濕地保護工作的生動實踐。未來,拉魯濕地管理局將繼續秉持生態優先的理念,不斷創新保護舉措,凝聚社會各方力量,共同守護這片珍貴的高原濕地,為建設美麗家園、實現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美好愿景不懈努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