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做好針頭的消毒工作,打疫苗的部位也要好好消毒,防止交叉感染……”清晨7時,拉薩市當雄縣當曲卡鎮曲登村五組的草原上炊煙裊裊,格桑多布杰正在指導徒弟貢秋扎西為牦牛注射疫苗。
滿頭銀發的格桑多布杰今年60歲,是曲登村的一名退休獸醫。自12歲跟隨師傅學習獸醫技能以來,他懷揣著對工作的熱忱和執著,在牧區獸醫這個崗位上一干就是48年。
當雄縣是純牧業縣,當地群眾世代以放牧為生。獸醫對他們而言可謂是草原上的畜牧守護者。
“當時牧區對獸醫的需求量大,加上我識字,就主動報名參加了獸醫培訓。還記得剛工作時,我不僅每個月能領到工資,還能為牧民排憂解難,感覺非常有成就感。”格桑多布杰回憶說,牧區獸醫的工作很辛苦,早出晚歸是常事,但能收獲牧民的一句“謝謝”,他就覺得一切都值得。
48年來,正是這種成就感讓格桑多布杰的足跡遍布當雄草原的每個角落。從年輕小伙到花甲老人,從身姿矯健到白發蒼蒼,格桑多布杰的出行工具也從走路和騎馬,變成了騎摩托車,再到開小汽車,不變的是他為牧民解憂、保牲畜健康的初心。
“我家的羊病了,請您幫忙看一下……”接到村民羅布的求助電話,格桑多布杰提上藥箱,立馬趕往羅布家中。他敏捷地抓住羊,觀察羊的眼睛、鼻子,摸摸羊的脖頸,發現羊被細菌感染,脖子上鼓起了小包。
“這只羊感染了包蟲病,你平時在喂養時要注意飼料和水源的干凈衛生。”為生病的羊打完針,格桑多布杰叮囑羅布注意事項后返回家中。
“5月4日,羅布家的羊感染包蟲病,打針治療。”格桑多布杰將出診信息記錄在筆記本上,這是他提升業務知識的資料庫。
“干一行愛一行,專一行精一行。”對格桑多布杰而言,做一名好獸醫,光有熱情遠遠不夠。為了提升自己的業務水平,多年來,他堅持每天自學獸醫防治、藏醫藥等相關知識,并將自己為牲畜看病的詳細信息和經驗一一記錄下來。如今,他已寫滿了很多筆記本。多年的經驗加上不斷自學,格桑多布杰現在已經是當曲卡鎮乃至當雄縣動物疫病防控的行家了,他不僅對全鄉牲畜養殖情況如數家珍,還定期為縣里的動物防疫員和新學員開展獸醫業務知識培訓。
格桑多布杰所在的曲登村共有6個組,每組擁有牦牛1000頭到3000頭不等。每年春季是為牦牛打疫苗的季節,盡管村里的12名獸醫徒弟早已能獨立完成疫苗注射工作,格桑多布杰也總要到現場看看。
“格桑多布杰毫無保留地向我們傳授動物疫病防治經驗,時常手把手為我們演示打針時針口的高低,如何給針頭消毒等細節,還教我們從動物的步伐、吃食物的狀況來觀察它得了什么病,哪里不舒服。”貢秋扎西說起格桑多布杰,內心充滿敬佩。
2024年,格桑多布杰被評為自治區第六屆勞動模范。這對已經退休卻還奮戰在宣傳疫病防控知識、推廣動物防疫新技術一線的他而言是巨大的鼓勵,也更加堅定了他造福一方百姓,為當雄縣鄉村振興貢獻綿薄之力的決心與信心。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