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保基金是群眾“看病錢”的重要來源,為群眾提供了基本的醫療保障,可以減輕看病負擔,從而提高人民群眾的生活質量和幸福感。“我是一名‘老經辦’,每天負責辦理參保、報銷、救助審核等業務,對每一項醫保政策都非常熟悉。”談到近年來拉薩醫保政策變化時,拉薩市城關區醫療保障局工作人員尼瑪卓嘎用了三個“越來越”,即政策越來越完善、服務越來越便利、待遇越來越好。
服務更加便民
看病報銷不再東奔西跑
登錄“西藏醫保”公眾號,參保群眾可以根據自己的要求選擇使用不同功能,查詢定點醫藥機構、醫保藥品,激活及使用醫保電子憑證……拉薩市民邊巴拉姆說:“除了以上功能,在‘西藏醫保’公眾號上還可以查詢個人醫療消費信息,給參保人帶來了便利。”
2019年,經過機構改革,西藏各級醫療保障部門成立。五年時間過去了,尼瑪卓嘎見證了各項政策及配套服務越來越便民。從參保登記來講,以前需要到醫保中心現場登記參保,現在直接在“西藏醫保”公眾號上就可以線上參保;從參保繳費來講,以前城鄉居民需要到戶籍所在社區居委會繳費,現在直接在微信或者支付寶上就可以線上繳費;從醫保報銷來講,以前去醫院看病時,需要先行墊付現金結算,再到醫保窗口進行報銷,現在已經全面實現持卡結算。
記者了解到,目前西藏已基本實現“一單制持卡結算”。那么,什么是“一單制持卡結算”?尼瑪卓嘎解釋,參保群眾在醫院治療結束后,可以選擇使用身份證或醫保電子憑證進行費用結算。在結算時,醫院系統會自動計算出醫保報銷的部分,并將其從總費用中扣除,患者只需要支付自己應該支付的部分。“這種結算方式非常便捷,參保群眾不用再像以前那樣,在醫院、醫保中心和保險機構之間來回奔走。”尼瑪卓嘎說。
保障水平提高
居民醫保待遇越來越好
作為一名“老經辦”人員,尼瑪卓嘎經常能聽到來自老百姓的困惑,如為什么居民參保費又漲了?居民個人為什么要參保繳費?繳費不生病不就虧了嗎……其實,近年來,隨著醫保政策發展變化,居民醫保保障水平在不斷提高,居民的醫保待遇也越來越好。
據了解,西藏2023年度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個人繳費標準如下:標準人群有160元和350元兩個繳費檔次;“城鄉特困救助供養對象、孤兒、重度殘疾人、6065人員”由政府按最高檔次全額代繳,個人不繳費;“低保救助對象、農村返貧致貧人口、脫貧不穩定戶、突發嚴重困難戶、邊緣易致貧戶、低保邊緣對象、困難職工、其他特殊困難人員(縣級及以上政府認定)”個人繳納35元,其余部分由醫療救助資金代繳。
舉個例子,如果一位參保群眾按照350元標準繳納保費,那么,在其生病就醫時,就能享受醫保統籌報銷最高6萬元、大病保險賠付最高14萬元;如果因產生高額醫療費用支出導致家庭生活困難的,還可以申請醫療救助,醫療救助最高可申請45萬元。旦某(化名)不幸罹患一種罕見的遺傳代謝病,28萬余元的醫療費讓一個普通家庭無力承擔。最終,經過基金統籌、大病保險、醫療救助等途徑全部報銷。
今年,拉薩市跨省異地就醫政策也傳來“好消息”。拉薩市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和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參保人員跨省異地就醫均不降低報銷比例。自2023年5月1日起,西藏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施行自治區級統籌,拉薩市城鄉居民參保群眾跨省異地就醫,不再執行報銷比例降低政策。
政策逐步完善
老百姓幸福感不斷提升
尼瑪和倉決夫妻倆是拉薩市城關區策門林社區的居民,居住在拉薩市廉租房和美家園小區。幾年前,尼瑪確診糖尿病、高血壓,開始長期服藥。轉眼間,這個五口之家多了一項固定支出——醫藥費。“醫藥費、檢查費、住院費用,雜七雜八各項費用加起來的話,一個月需要兩千元左右。”倉決說。
尼瑪卓嘎說,在參保群眾中,像這樣患有基礎疾病的人有許多。因此,國家出臺了門診特殊疾病認定政策,門診費用可以像住院費用一樣按照比例報銷。后來,尼瑪也享受到了該政策。如此一來,極大地減輕了家庭經濟壓力。“現在,我們可以一次性取三個月的藥,而且只需要花三四百元左右,比之前花費減少很多。”倉決說。
倉決一家五口參保,根據自選繳費標準,尼瑪選擇350元,倉決和兒子選擇160元,兩個女兒符合相關政策,只需要繳納35元,一家五口共繳納保費740元。“去年夏天,大女兒突發急性闌尾炎,送醫后經手術治療恢復健康。2萬余元的醫療費,最終個人僅需承擔900余元,其余費用均由醫保報銷。“沒想到就是這740元參保費,在家人生病時派上了大用場,‘醫保’對每一個普通家庭來說太重要了。”倉決深有感觸地說。
優質的醫療資源、便捷的報銷制度、惠民的醫保政策……醫保是民生保障制度的重要組成部分,關系群眾的健康福祉。近年來,西藏著力改革創新醫保支付、經辦、管理方式,健全更加公平、更可持續的醫保制度體系,提供更加優質的醫療保障,切實提升老百姓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新聞+
全區基本醫療保險
參保覆蓋率持續穩定在95%以上
商報訊(記者 趙越)截至目前,全區基本醫療保險參保覆蓋率持續穩定在95%以上;城鄉居民參保人員住院費用政策范圍內最高報銷比例達到90%以上;貧困人口實現應保盡保,對參加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的貧困人員,每人每年個人繳費部分由醫療救助資金給予補貼。
國家醫療保障信息平臺西藏平臺正式上線運行,區內74個縣(區)已實現基本醫保、大病保險和醫療救助“一窗口辦理、一站式服務、一單制結算”,全區參保人員可持醫保電子憑證、居民身份證、社會保障卡任一介質在區內或跨省進行異地就醫直接結算。
此前,西藏印發了《關于深化醫療保障制度改革的實施意見》,提出到2025年,基本醫療保險、大病保險和醫療救助三重保障功能日益完善,多層次醫療保障體系協調發展,醫療保障制度更加成熟定型;醫保支付方式改革和藥品、醫用耗材集中采購制度改革成效明顯,藥品、醫用耗材價格形成機制更趨合理;醫療保障信息平臺和經辦服務體系運行高效平穩,群眾看病就醫便捷度顯著提升。到2030年,全面建成以基本醫療保險為主體,醫療救助為托底,補充醫療保險、商業健康保險、慈善捐贈、醫療互助共同發展的多層次醫療保障制度體系,醫保治理能力現代化水平顯著提升,實現更好保障病有所醫的目標。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