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trike id="qc0qw"></strike>
  • <strike id="qc0qw"><menu id="qc0qw"></menu></strike>
    tibet.cn
    home

    西藏“四好農村路”建設助力鄉村振興綜述:織好農村交通網 鋪就幸福新坦途

    發布時間: 2022-06-13 08:54:00 來源: 中國西藏新聞網

    c9d25744-f2e9-4551-8049-e6a42700937e.jpg.jpg
    圖為山南市瓊結縣定時發車的農村客運班車,讓群眾出行更方便更安全。

    580483c8-613b-421d-86b8-c2203bcef3f5.jpg.jpg
    圖為拉薩市交通運輸部門組織農村公路護路員開展除雪作業。

    faa9b903-2892-4a66-b711-899043d717f6.jpg.jpg
    圖為山南市浪卡子縣普瑪江塘鄉農村公路。

      農村公路作為最能承載農牧區經濟社會發展的交通基礎設施,最直接、最靈活地深入農牧民群眾生產生活。

      近年來,西藏實施好“四好農村路”建設,將農村交通發展與服務鄉村振興、民生改善和促進“三農”工作緊密結合,為西藏農牧區修更多更好的路,開通更多更安全舒適的客車,提供更快更便捷的物流服務,讓廣大農牧民群眾在交通發展中獲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續、安全感更有保障。

      “主動脈”連上“毛細血管”——

      通村路送來“財氣”“福氣”

      山南市乃東區結巴鄉多若村連片的蔬菜大棚里,草莓掛果、土豆開花,村民們在花葉繁茂的自家大棚里勞作著。

      “最近每周都能賣出2000元左右的草莓!”村民巴桑次仁特別開心。他說,通村公路修到家門口后,開車幾分鐘就能上國道,半小時就能到山南市區,草莓外運的壞果率大大降低,還帶來不少過路游客和山南市民到村里進棚采摘,大棚產品的銷量明顯提升。

      “2017年,多若村農業產業園區通了瀝青路,沿線的綠化美化工作也跟進實施,村容村貌大為改觀。交通的便利和得天獨厚的區位優勢,吸引不少企業到多若村投資農業產業。”結巴鄉副鄉長劉宇澤介紹,公路進村、產品出村,多若村群眾也很快得到實惠。如今,全鄉六個行政村1277戶、4300余名村民經營著79座大棚、種植了五六個品種的蔬菜、水果等作物,每座大棚每年能帶來兩三萬元的收入,大約占每個家庭年平均收入的三分之一左右。

      西藏的壯美山河間,蜿蜒穿梭著一條條農村公路,成為促進廣大農牧區經濟社會發展的靚麗生態旅游路和鄉村振興致富路。近年來,隨著農村公路不斷向西藏腹地深處通達,并與國省公路的接連越來越緊密,西藏各地一個個新興的“網紅”旅游打卡點讓越來越多的各地游客奔赴而來,體驗著質樸淳美的高原鄉村風情。

      由于修通了公路,有著“藏戲第一村”美稱、文化底蘊深厚的山南市乃東區昌珠鎮扎西曲登社區成為新晉文化旅游“網紅”打卡點。次仁家開辦的民宿內部裝修洋溢著濃郁的山南農區傳統民居風格,每間客房設施都非常完善,他介紹說,靠著開辦民宿,平均月收入增加了五六千元。

      昌珠鎮副鎮長李昱偉介紹,由于扎西曲登社區靠近國省道,2019年修通了硬化公路后,大批游客“一腳油門”就能前來觀賞藏戲、體驗民俗。公路進村迅速帶動了社區的藏戲演出、民宿、餐飲業的發展。目前,扎西曲登社區已開辦了70多家民宿,50%以上的人口參與民宿經營,社區靠民宿年增收200余萬元,社區環境也大為改善。農村公路助力鄉村振興在這個社區體現得實實在在。

      “十三五”以來,全區累計安排農村公路建設項目3123個,總投資941億元,新改建農村公路3.82萬公里。到2021年年底,全區農村公路通車總里程9萬余公里,新增280個鄉鎮、2974個建制村通硬化路。今年,全區還將新改建農村公路1799公里,力爭實現200個行政村通硬化路。

      值得一提的是,為解決農村公路“最后一公里”問題,2020年下半年開始,西藏大力實施推進共55個農村公路“最后一公里”行政村連接線項目。盡管這些項目的建設里程只有共計40.11公里,但今年6月全部建成后,將進一步促進農村公路通村入戶的覆蓋面,進一步促進農村公路“毛細血管”與國省干線“主動脈”的連通成網,進一步提升全區公路網的運行效率,為廣大農牧區經濟社會發展注入更大的活力。

      如今,農村公路通到哪里,就為哪里帶去了發展經濟的“財氣”和農牧民群眾增收的“福氣”。

      路通了、車通了——

      家門口的好工作也來了

      年初,拉薩市林周縣交通運輸部門就開始組織實施縣道102、104、105線維修工程。林周縣交通運輸局運管所所長巴旦頓珠介紹,這三條公路覆蓋了3個鄉鎮、七個行政村,惠及兩萬余名農牧民的出行。工程一開工,沿線鄉村的群眾馬上在家門口有了就業機會。

      在工地上就業的白定村村民塔杰次仁告訴記者,像他這樣在家門口農村公路建設項目上干活的村民還不少,而且每月六七千元的固定收入和每天下班都能回家照顧老人孩子,讓他非常滿意。

      近年來,西藏將400萬元以下政府投資項目交由滿足資質條件的當地農牧民施工隊,并確保施工人員中農牧民人數占80%以上的惠民政策,極大地調動了鄉村群眾參與農村公路建設的積極性。林芝市朗縣以交通項目建設為契機,積極協調施工單位組織貧困群眾和機械設備參與交通項目建設,“十三五”期間共為5000余名農牧民群眾創造了家門口就業的機會,并將施工難度小、技術不高的交通項目交由本地農牧民施工隊實施,群眾實現勞務性增收約6000余萬元。

      林芝市米林縣派鎮的村民旺扎,負責巴宜區至大渡卡降洛村的班線,自從2015年開始作為承包人兼駕駛員運營這條農村客運線以來,每月穩定收入五六千元,成為他家最重要的收入來源。

      為促進農村客運發展,西藏大幅提高了農村客運補貼標準。截至目前,全區共開通農村客運班線317條,參與營運農村的客運班車369輛。全區74個縣(區)全部開通客車,通客車率100%;500個鄉鎮(不含街道辦)已通客車,通客車率73%;2259個建制村已通客車,通客車率43%。今年,全區還將新增5個鄉鎮、111個行政村通客車。

      農村客運的覆蓋面越來越廣,不僅讓西藏廣大農牧區群眾享受到了“出門走上硬化路,抬腳邁上平安車”的交通發展成果,而且讓大批農牧民群眾通過到客運公司工作或承包農村客運班線實現了脫貧增收。

      “四好農村路”建設各項優惠政策、扶持措施出臺后,有力推進了各地縣級政府發展農村公路的積極性。拉薩市林周縣每兩周召開一次由縣領導主持的項目推進會,農村公路建設事項幾乎是從不缺席的議題。在全區各地,農村公路建設、管理、養護、運營工作都是各級政府主要領導親自抓的工作甚至是“一把手”工程,農村公路共建共治共享的理念日益成為上下共識。

      群眾的公路群眾養——

      專業的事情專人干

      修好了路,還要養好路,才能為鄉村振興提供可持續的交通保障。

      山南市錯那縣為解決農村公路養護資金和養護人員不足問題,通過成立專業化養護公司推進農村公路養護向市場化邁進一大步。記者到這家公司采訪,只見大院里停放著一排排大型專業養護機械,身著全套橘色工裝的養護工人帶著各種工具乘坐通勤車去巡路,感覺像是走進了國省道公路專業化養護工區。

      企業負責人普布扎西介紹,目前公司共有各類專業化養護機械74臺,在當地群眾和大學生中招收了70多名員工分配在管理、養護崗位上。公司成立后,管養全縣876公里農村公路,設立了六個養護站點,每個站點上安排五個人駐守開展巡路、養路和搶險保通等工作,目前已經實現經常性養護率達100%。

      “西藏大多數地區的農村公路養護模式,仍以臨時性雇傭沿線群眾參與勞動為主,人均日工資至少200元,而租用一臺大型專業機械的日租金上千元,現在有了養護公司,養護成本大幅下降,農村公路也有了專業的養護隊伍。”錯那縣交運輸局道路運輸管理所所長索朗達杰介紹,縣交通運輸局與養護公司每年簽訂勞務合同,按照合同履約情況撥付養護資金。養護公司為提升企業綜合效益,通過市場化運作、多元化經營,如在資質范圍內承包其他工程建設項目、出租機械等可實現最大化收益。穩定的工資和社保待遇又能留住招收的員工,有利于培養起一支專業化農村公路養護隊伍。

      昌都市和那曲市申扎縣、阿里地區噶爾縣作為全國深化農村公路管理養護體制改革試點,則全面對標國省公路養護水準進行了更深層次的探索。目前,昌都市已實現了“市級總體、縣(區)主體、鄉村具體和縣、鄉、村行政一把手為路長”的三級“路長制”11縣(區)全覆蓋,并在全區建立了首個“互聯網+農村公路”信息化路長制智慧交通綜合監管平臺,通過現代信息化技術手段全面開啟了農村公路“指尖養護”新時代。

      那曲市申扎縣緊緊圍繞“創新養護生產模式”主題,將群眾滿意度和受益程度、養護質量和資金使用效率作為衡量標準,逐步分類有序推進農村公路養護市場化改革。大中修等專業性工程,通過招投標,由一家具有三級(乙級)養護資質的農牧民施工隊承擔;日常養護工作通過政府購買社會服務方式組織實施;按照“農牧民自愿、民主決策”原則,將巡路、護路等工作交由沿線自然村、家庭和個人組織實施。鼓勵通過分段承包、定額包干等模式按照優勝劣汰的原則建立了相對穩定的群眾性養護隊伍。

      阿里地區噶爾縣根據養護作業特點分類選擇養護服務供給模式,日常養護保通專業化水平要求較低,就引導農牧民群眾分段分片參與,獲得就業崗位增加勞務收入;養護工程專業化水平要求高、強調專業和質量,通過招投標等方式交由專業養護公司實施,在同等條件下優先考慮當地致富帶頭人或村集體有相應公路施工資質的農牧民施工隊,逐步建立分工合理的養護生產組織模式。

      全面壓實農村公路三級“路長制”,積極推進農村公路養護市場化、專業化,讓“群眾的公路群眾養、專業的事情專人干”的理念深入人心,各級地方政府和基層交通運輸部門在探索農村公路養護體制改革中,思路越來越清晰。

      探路“交郵”融合——

      讓群眾暢享“指尖”購物

      快遞分檢臺、特產陳列區、包裹安檢儀、“網紅”工作室……這里是山南市瓊結縣客運站內的瓊結縣農村快遞分撥配送中心、電子商務公共服務中心。4月12日,從這里發往山南市乃東區的郵件由農村客運車輛代運,標志著西藏交通運輸攜手相關部門共同推進“交郵”融合發展向前邁進了實質性的一步。

      隨著農村公路、農村客運的通達,以及互聯網技術、電子商務的發展,西藏交通運輸部門開始探索農村客貨郵融合發展之路。瓊結縣按照“多站合一、資源共享”的模式,推進縣、鄉、村三級物流站設施和信息系統建設,建成后農村物流網絡將覆蓋所有縣、鄉、村。“生活品下鄉、農產品進城”的雙向運輸服務將得以徹底實現。

      西藏“交郵”融合發展工作經交通運輸部批準,已列入交通強國試點任務。區交通運輸和郵政部門及相關企業正攜手探索交通運輸與郵政快遞融合發展之路,已明確了工作目標和任務分工,并指導各市(地)打造客貨郵融合發展樣板縣、綜合服務站、合作線路等。

      目前,全區七市(地)均針對促進客貨郵融合發展進行了調研摸底,根據鄉鎮綜合運輸服務站運營以及農村客運班線運行線路、發車時間、發車頻次、途經建制村等情況,結合本地實際,擇優推薦條件成熟的縣(區)、鄉鎮綜合運輸服務站、合作線路,為“交郵”融合先行試點“探路”。

      隨著經濟社會發展和“四好農村路”建設的深入推進,“交郵”融合已成為交通運輸部門今后工作的“必選題”之一,“交郵”融合發展,對暢通物資循環、拓寬服務領域、撬動地方經濟具有極其重要的作用。西藏將進一步探索構建縣、鄉、村三級物流服務體系,為全區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提供更加可靠的支撐保障。

    (責編: 李雅妮 )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email
    国产精品高清免费网站| 国产精品美女久久久久av超清 | 国产精品秘入口福利姬网站| 手机看片日韩福利| 精品久久免费视频| 在线欧美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av专区无码观看精品天堂| 久久久精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四| 日本精品久久久中文字幕| 久久五月精品中文字幕| 国产精品自产拍在线18禁| 亚洲AV永久无码精品一区二区国产| 亚洲欧美日韩一区二区三区| 免费国内精品久久久久影院| 国产精品嫩草影院免费| 国产精品香蕉成人网在线观看| 精品日产卡一卡二卡三入口| 亚洲中文字幕久久精品无码VA| 91精品国产麻豆福利在线| 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久久久狼| 亚洲精品美女在线观看| 真实国产乱子伦精品免费| 99ee6热久久免费精品6| 99久久er热在这里只有精品99 | 99精品久久久中文字幕| 无码人妻精品一区二区三| 久草精品视频在线播放| 亚洲AV无码久久精品色欲| 国产产无码乱码精品久久鸭| 久久精品福利视频| 久久96精品国产| 老司机亚洲精品影院无码| 久久成人国产精品| 91精品国产网曝事件门| 亚洲麻豆精品果冻传媒| 精品亚洲成在人线AV无码| 国产精品网址你懂的| 亚洲国产精品成人午夜在线观看| 亚洲精品一卡2卡3卡四卡乱码| 精品av天堂毛片久久久| 国产麻豆精品精东影业av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