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trike id="qc0qw"></strike>
  • <strike id="qc0qw"><menu id="qc0qw"></menu></strike>
    tibet.cn
    home

    西藏昌都市加快構建覆蓋城鄉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

    發布時間: 2021-11-10 09:34:00 來源: 中國西藏新聞網

      “每天到文化活動中心看看書已經是我生活的一部分了。”秋日午后,西藏自治區昌都市芒康縣木許鄉阿東村村民德嘎笑呵呵地對記者說,“阿東村村組文化活動中心不僅有免費的閱覽室,還有展覽室、文化活動室、臺球室、陽光棚等,是村民們的‘文化加油站’。”

      老百姓能在家門口享受文化大餐,得益于昌都市加快構建覆蓋城鄉的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所帶來的紅利。近年來,昌都市秉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堅持以基層為重點,不斷夯實公共文化陣地,切實打通公共文化服務“最后一公里”,讓老百姓在家門口就能享受到各類公共文化服務。

      眼下,無論城市還是鄉村,文化活水正一滴滴被引進百姓心田,將百姓的文化生活裝扮得越來越多姿多彩。

      四級覆蓋——

      文化陣地建設逐步健全

      如今昌都群眾的生活,光景已大不相同:白天可以去農家書屋上上網、看看書,晚上可以到廣場上看電影、跳跳舞。多姿多彩的文化生活,讓農牧民群眾越來越“時髦”。

      “農家書屋雖然面積不大,但是對于我們老百姓來說,真是不可多得的‘充電站’。”左貢縣美玉鄉村民扎西次仁說。

      農家書屋的成功推廣只是一個縮影。近年來,昌都市持續鞏固強化市、縣、鄉、村四級公共文化服務設施體系建設,不斷健全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網絡,免費開放公共文化設施,全市圖書館、博物館、群藝館、縣綜合文化活動中心、鄉鎮綜合文化站等,積極在各級場館開展圖書閱覽、展覽展示,學習、收看重大會議直播、觀看電視、組織群眾性文化活動等,極大地豐富了群眾的精神文化生活。

      今年以來,昌都市持續在人、財、物、力上加大公共文化服務設施建設的投入力度,投入1500萬元,為11縣(區)319支經常開展活動的優秀文藝隊購買服裝、道具;投入500余萬元,為126個村文化室配備音響等硬件設備;分批次在各縣(區)打造50個廣場舞示范點;開展基層文化隊伍培訓120期,受益人數2800余人次,使全市公共文化服務設施網絡不斷完善。

      為進一步推進城鄉公共文化服務一體化建設,從今年5月開始,相關單位對全市11縣(區)綜合文化活動中心、鄉鎮文化站、行政村文化室等公共文化設施運行管理情況進行全面排查,并根據排查情況制訂《昌都市公共文化設施運行管理工作排查發現問題整改方案》,為全市公共文化服務一體化建設進一步細化了任務,明確了責任。

      “市里有圖書館、群藝館、博物館、革命歷史博物館,縣里有綜合文化中心,鄉鎮有綜合文化站,村里有文化室。”昌都市文化局工作人員介紹說,經過多年來不懈的努力,昌都市已初步建成布局合理、功能完備、覆蓋城鄉的公共文化設施網絡,極大地滿足了群眾的文化需求。

      政府搭臺——

      文化活動形式更加豐富

      10月1日,以“盛世年華、歌頌祖國”為主題的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2周年文藝演出活動在昌都市茶馬廣場舉行。臺上,演員們激情投入,臺下,觀眾們看得津津有味,鼓掌聲、叫好聲此起彼伏,大家享受了一場視聽盛宴。

      像這樣的文藝演出活動,經常性地在昌都市茶馬廣場、各縣(區)廣場輪番上演。

      近年來,昌都市以“全面推進文化大發展大繁榮”為主題,堅持年年有主題、季季有活動,月月有特色、場場都精彩,扎實有效開展公共文化服務。而節慶活動已成為昌都市公共文化服務的一大特色。

      除三江茶馬文化藝術節外,昌都市還扶持打造了芒康縣茶馬古道文化旅游藝術節、洛隆縣杏花節、八宿縣然烏冰雪節、左貢縣“梅里門庭”文化藝術節等特色文藝活動。同時,積極打造鄉村文化品牌,鄉村文化呈現出“一村一特色、一村一風格”的良好發展態勢,極大滿足了群眾日益增長的文化活動需求。

      為了讓群眾在家門口樂享“文化大餐”,昌都市持續開展“結對子、種文化”“五下鄉”“文化進社區”“文化惠民演出”等公共文化服務系列活動,把接地氣、傳得開、留得住的優秀文藝節目送到群眾身邊。同時,依托鄉鎮綜合文化站、村文化活動室、文化廣場等陣地,通過舉辦歌詠比賽、廣場舞比賽、送書過大年、你讀書我買單等群眾喜聞樂見的文化活動,面向農村、面向群眾,多渠道開展文化惠民工作,切實提升群眾精氣神。

      據統計,今年以來,昌都市縣級文化活動中心開展各類活動202次、鄉鎮綜合文化站開展活動240次;縣(區)藝術團演出場次達430場次,行政村文藝演出隊演出場次達2068場次,戲曲進鄉村達38場次。

      創新形式——

      文化藝術領域煥發新生機

      得益于全市公共文化服務設施網絡的不斷完善,昌都市通過政策保障、資金扶持、隊伍整合、培訓提升等措施,著力打造鄉村文藝演出隊,并不斷健全鄉村文藝演出隊扶持獎勵機制,下撥專項經費110萬元,鼓勵群眾自辦文化,農牧民群眾逐漸成為舞臺上的主角。

      好政策、好舉措,極大地激發了鄉村文藝演出隊的創作潛力,他們自己創作,把身邊的好人好事、文明風尚編成舞蹈,把國家政策、傳統美德譜成曲,把孝老愛親、民風和諧等融入演出,通過歌聲、舞蹈、小品等形式演繹出來。這些自編自排、群眾喜聞樂見的歌舞、小品等節目,使黨的方針政策在歡聲笑語中傳到千家萬戶,使昌都本土文化元素得到充分展示,讓生活在基層的農牧民群眾真正有了幸福感和獲得感。

      隨著文化服務供給方式逐漸由“送文化”向“種文化”轉變,逐漸催生出了碩果累累的文化藝術精品:話劇《鑄魂達瑪拉》作為昌都第一部以業余演員打造的原創紅色題材話劇,實現首次區內巡演,受到社會的廣泛關注;《千年印記》《昌都禮物》《繡紅旗》《奮進新時代》等一批通俗易懂的歌曲創作,以及《懶漢脫貧》《貧窮不是光榮》等混著糌粑香的小品,極大豐富了群眾的業余文化生活;大型歌舞劇《三江頌》《康巴魂》《藏東四季韻》、大型歌舞史詩《神奇的家園》《幸福之路》、大型民族歌舞詩《夢回溯源》等,激發了群眾的奮進力量和愛國情感。此外,昌都市還成功舉辦京津冀·昌都特色文旅創新大賽,圓滿促成《武傳奇之霍元甲》進昌演出、歌舞劇《昌都往事》赴津巡演等活動。

      一件件具體而微的實事,交織成一張覆蓋城鄉、高水平的公共文化服務網,越來越多的群眾參與到公共文化生活之中,學會品味生活、品味文化。一個個觸手可及的“文化圈”,已經融入尋常百姓的日常生活,在藏東大地上綻放出嬌艷的花朵。

    (責編: 李雅妮 )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email
    国产日韩美国成人| 日韩蜜芽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日韩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 | 小呦精品导航网站| 国产亚洲精品影视在线| 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爱欲 | 国产精品合集一区二区三区| 在线观看91精品国产入口| 99视频精品全部在线| 亚洲精品自产拍在线观看动漫| 国产精品人人爽人人做我的可爱| 亚洲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无码 | 97久久国产亚洲精品超碰热| 亚洲精品资源在线| 91精品国产手机| 2021国产精品自拍| 久久亚洲AV无码精品色午夜 | 亚洲精品国产成人片| 2022国内精品免费福利视频| 亚洲日韩乱码中文字幕| 午夜精品久久久久蜜桃| 精品久久久久久无码中文字幕漫画| 国产精品密蕾丝视频| 国产精品亚洲片夜色在线| 亚洲av永久无码精品三区在线4| 99国产精品自在自在久久| 久久精品香蕉视频| 国产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无码| 真实国产乱子伦精品视频| 久久精品一区二区影院| 亚洲精品国产精品乱码不卡| 日韩吃奶摸下AA片免费观看| 免费精品国产日韩热久久| 中文字幕国产日韩| 四虎成人精品在永久免费| 在线视频精品一区| 精品人妻系列无码人妻漫画| 精品无码久久久久久久久水蜜桃 | 99精品久久精品一区二区| 久久se精品一区二区影院| 久久精品免费大片国产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