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trike id="qc0qw"></strike>
  • <strike id="qc0qw"><menu id="qc0qw"></menu></strike>
    tibet.cn
    home

    進藏英雄先遣連普蘭縣舊址背后的新故事

    ——進藏英雄先遣連普蘭縣舊址背后的新故事

    發布時間: 2021-10-04 08:39:00 來源: 中國西藏新聞網

    cab594c0-8a5d-42f1-a5c3-c5158ce47247.jpg
    圖為進藏英雄先遣連普蘭縣舊址。記者 章正 攝

      這是一場跨越70年的“戰友相聚”,也是一次跨越時空的心靈對話。

      阿里地區普蘭縣駐扎著解放軍駐藏某部。這支部隊的前身,是西北軍區第二軍獨立騎兵師二團和進藏英雄先遣連一部。

      相聚的地點,是進藏英雄先遣連普蘭駐地舊址。

      年輕的排長袁帥在一排土壘且殘舊的營房前,向戰士們講述先遣連的故事。

      一名參觀的戰士仔細地端詳著一張解放阿里的老照片。照片時間顯示為1951年6月29日,三名戰士穿著厚厚的棉軍服,站在普蘭的一座高地上,挎著沖鋒槍,高揚著五星紅旗。

      “我們的前輩,正是靠著簡陋的裝備,翻越海拔6400多米的昆侖山脈和7600多米的岡底斯山脈,挺進荒涼的羌塘腹地。”袁帥說。

      這是一場樸實而莊重的連隊黨史學習活動。幾名戰士聽完李狄三和先遣連的故事,禁不住眼淚奪眶而出。

      是什么感動著這群年輕軍人?時間回到70年以前,1951年5月28日,由安志明率領的后續部隊到達扎麻芒堡,與先遣連會師。他們帶來了一個好消息——和平解放西藏的“十七條協議”已經在北京簽署。

      聽到喜訊,先遣連總指揮李狄三躺在病榻上,兩行熱淚順著臉頰流下。他再也撐不住了,摸出兩本進藏日記,交到安志明手中,帶著微笑閉上了眼睛。

      駐守扎麻芒堡的200多個日日夜夜,進藏先遣連136名官兵,有63名戰士犧牲在了扎麻芒堡這片紅色的土地上。

      6月1日,開完了李狄三的追悼會,指導員李子祥、副連長彭青云分別率領45名戰士組成的兩支先遣分隊,翻越海拔6000多米的東君拉大坂,于6月29日抵達普蘭。其中一支部隊留守普蘭,另一支分隊繼續揮師北上,于1951年8月3日勝利進駐阿里首府噶大克(今噶爾縣),并舉行了莊嚴的升國旗儀式,阿里宣告和平解放。

      這次行軍,與堅守扎麻芒堡同樣慘烈——6月24日,當安志明和后續部隊趕到普蘭境內的巴格海子時,又有6名先遣連戰士犧牲在了途中。

      解放軍進駐普蘭后,受到了當地群眾的熱烈歡迎。當日,先遣連一部在普蘭駐扎下來,五星紅旗在普蘭高高飄揚。

      “希望每個同志都要對黨服(負)責、對人民服(負)責、對集體服(負)責、對個人服(負)責。”先遣連普蘭駐地遺址斑駁的土墻上,當年戰士們留下的字跡清晰可見,盡管有幾處錯別字,但依然讓人們感受到先遣連官兵火一般的赤誠。

      當年,在五星紅旗下,英雄的先遣連官兵用生命扣開了阿里走向和平的大門。

      如今,同樣在五星紅旗下,一批批解放軍指戰員繼承先烈遺志,用生命守衛著祖國邊疆,他們說:“比起當年先遣連官兵的巨大犧牲,今天的我們是幸福的。”

      “上世紀60年代,阿里交通不便,條件艱苦,后方運輸補給困難,堅守在普蘭的戰士只能吃喂馬的黃豆。到了上世紀90年代,戰士們休假歸隊時還會帶上菜干,以供大家改善伙食。”部隊炊事班班長楊海云告訴記者。如今,部隊有了自己的溫室大棚,一年四季都能吃上綠葉菜。

      不得不說,我們的安寧生活,正是這些可愛的軍人,用另一種“犧牲”換來的。

      1987年入伍的老兵傅登賢說,他有時會“害怕”回家探親。

      去年休假結束,傅登賢提著行李箱,想趁著孩子睡著悄悄離家。沒想到孩子卻醒了,跑過來一把抱住他的腿說:“爸爸,你別走了,我不要零食,只要你留下來陪我。”

      瞬間,他有些“動搖”,但軍人的職責和使命讓他蹲下來,安慰了孩子幾句,“狠心”轉身出門。

      這樣的愧疚,傅登賢還有很多。

      14年前,傅登賢剛來阿里,就寫信給父母:“兒子選擇來阿里當兵不后悔。即使犧牲了,也倍感光榮。”

      當年直言“犧牲”,現在他卻覺得對父母可能有些“殘忍”。有奉獻就會有犧牲,但不變的,是對阿里這片土地愈來愈深的感情。

      面對第一代顯得破舊的營房,傅登賢說:“這是當年當地群眾幫先遣連修建的,足見當時的軍民魚水深情。”如今,部隊已經住進了第五代現代化營房,但當年簡陋的營房卻始終保持原樣,為的就是要永遠記住這份軍民共守邊疆的深厚情誼。

      閑暇時,傅登賢覺得應該為當地群眾做點什么。于是,這個五大三粗的西北漢子,悄悄學會了理發,經常拿上理發工具,給附近的村民修剪頭發。

      于是,這群駐地戰士,在當地有了很多“親人”。他們長期幫扶附近村莊的幾位孤寡老人。一有空,戰士們就會提著酥油和糌粑去看望老人。他們也常去困難群眾家里,訪貧問苦。縣城里的小學也是他們常去的地方,經常幫著學校修理桌椅板凳,開展愛國主義教育等。

      鐵打的營盤流水的兵。戰士換了一茬又一茬,但先遣連的精神卻代代相傳。

      傅登賢始終記得,十多年前的一個冬天,戰士們和當地群眾一起騎馬去邊境巡邏。途中遇到大風雪,馬掉進了雪坑,同行的群眾冒著滾下雪坡的危險,幫助解放軍把馬從雪坑里拉了出來。如今,這份感情沒變,軍民還是一起巡邏。只不過不騎馬了,都改乘汽車巡邏了。

      邊防線上,戍邊戰士和群眾的關系,就像是魚和水一樣,互助、融洽、和諧。一份份感情交融,折射出對祖國清澈的愛。

      而當地群眾,也以另一種方式,表達著對解放軍官兵無私的愛。光是去年,普蘭就開展軍地結對共建活動170余場次,走訪30戶軍人家庭,幫助部隊解決困難5件。

      在普蘭這片古老而神圣的國土上,清澈的愛正在延伸,這正是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生動縮影。

    (責編: 王東 )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email
    日韩中文有码高清| 国产自产拍精品视频免费看| 国产亚洲精品xxx| 国产成人久久精品二区三区| 日韩丰满少妇无吗视频激情内射| 最新国产午夜精品视频成人| 97视频热人人精品免费| 91精品福利在线观看| 久99久热只有精品国产男同| 国产在线精品无码二区| 久久国产精品无码网站| 亚洲国产主播精品极品网红| 日韩午夜在线视频不卡片| 日韩视频在线观看免费| 国产在线精品二区赵丽颖| 日本精品高清一区二区2021| 国产精品夜夜春夜夜爽久久小| 99视频30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亚洲精品人成网在线播放影院| 久久99热只有频精品8| 午夜精品久久久久久99热| 久久成人影院精品777| 99久久国产宗和精品1上映| 久久精品综合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玖玖玖九九精品视频| 国产成人精品高清不卡在线| 一区二区国产精品 | 9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 2021国产精品久久久久|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无码娇色| 久久国产亚洲精品无码| 99久久精品国产片久人| 99视频精品全部免费观看| 乱码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99热这里只有精品国产动漫| 日韩精品无码一本二本三本| 人人妻人人澡人人爽人人精品| 99热在线只有精品| 91大神在线精品视频一区| 91天堂素人精品系列网站| 精品乱码一区二区三区四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