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27日從西藏自治區生物多樣性保護和生態文明建設成效新聞發布會上獲悉,西藏生物物種數量不斷增加,生物多樣性得到有效保護。黑頸鶴種群數量從上世紀不足2000只,至今已過萬余只。
西藏獨特的環境地域單元孕育了獨特的生物群落,集中分布了許多特有的珍稀野生動植物。據會上發布,西藏已記錄的野生植物9600多種,西藏特有植物1075種,各類珍稀瀕危保護野生植物383種。其中,中國國家重點保護珍稀植物38種,自治區重點保護野生植物40種,列入《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附錄214種。野生脊椎動物1072種。國家重點保護的野生動物有219種,其中,中國國家一級重點保護動物67種,中國國家二級重點保護動物152種。
此外,隨著保護力度的不斷加大,野生動植物保護成效逐漸顯現,截至2020年底,西藏在全國第二次陸生野生動物資源調查期間,已正式發表新物種5個、中國新紀錄物種5個、西藏自治區新紀錄物種23個。
西藏絕大多數保護物種種群數量恢復性增長明顯,藏羚羊種群數由上世紀最低谷時的7萬只,至今已超過30萬只左右;野牦牛種群數量由上世紀的幾千頭,至今已達到2萬余頭;雪豹、盤羊、巖羊等野生動物恢復性增長明顯,野生植物生境、野生動物棲息地基本保持原生自然狀態。
根據今年中國國務院新聞辦公室5月21日發表的《西藏和平解放與繁榮發展》白皮書顯示,西藏現有11個國家級自然保護區、4個國家級風景名勝區、3個國家地質公園、9個國家森林公園、22個國家濕地公園,自然保護地占全區國土面積的38.75%。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