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曲水縣曲水鎮茶巴朗村秋收景象。記者 李梅英 攝
金秋9月,高原上的青稞已大部分顆粒歸倉,大棚里蔬菜枝葉舒展,田間地頭處處迎來的是農牧民群眾臉上喜笑顏開,又是一個豐收年。
“十三五”以來,全區各級農業農村部門正確處理好“十三對關系”,持續深化農牧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種植業各項工作成效顯著,生產能力進一步提升,青稞總產、單產實現雙增長,為推動新時代農牧業高質量發展夯實了堅實基礎。
截至去年底,全區糧食、青稞產量分別達到103萬噸、79.5萬噸,分別比2015年增加2.37萬噸、8.65萬噸;糧食產量連續6年穩定在100萬噸以上,青稞產量增幅分別達到12.7%。蔬菜總產量達到84.34萬噸,較2015年增加14.71萬噸,增幅達到21.57%,蔬菜供給能力顯著提高。糧食、蔬菜生產能力不斷提升,牢牢穩住了農業基本盤,充分發揮了“三農”壓艙石作用。
良種供給能力不斷增強
種優則糧豐。種子是糧食之基,良種在促進糧食增產方面具有十分關鍵的作用。
在不久前召開的全國農業農村援藏工作座談會上,北大荒集團、首農集團、光明集團等10家企業與西藏5個地縣的政府、企業簽訂了合作協議,共同推進援藏工作取得新進展。
其中,北大荒集團公司與日喀則市桑珠孜區簽訂《青稞標準化種植示范項目協議書》,圍繞青稞示范區建設、標準化種植與管理、綠色有機農業發展、數字農業發展、良種繁育基地建設等5個方面內容,充分挖掘集團優勢農業資源,賦能西藏農業發展。
“十三五”期間,西藏進一步完善農作物品種區域試驗站建設,涵蓋全區主要農業生態類型,形成較完善的農作物品種區域試驗體系。
據統計,西藏先后通過審(認)定作物新品種24個,申報植物新品種權保護4個。年均建設良種繁育基地16萬畝左右,按照統一精選、統一包衣、統一供種要求,每年向大田提供優質良種4000萬公斤左右,統供率達100%,保障了全區良種需求。
如今,全區累計推廣主要農作物良種面積達1183萬畝,其中青稞良種累計推廣面積938.47萬畝,青稞良種覆蓋率達到90%以上,極大地促進了糧食總產的提高和青稞增產增效,確保農牧民持續穩定增收。
農業技術集成示范不斷加大
西藏和平解放前,農牧業一直停滯在粗放耕種、靠天養畜的原始農牧業生產水平,無現代意義上的農牧業科學技術。
和平解放后,相繼開展農牧業資源調查、土壤改良、生畜擴繁和疫病防治等工作,逐步改變西藏農牧業落后的生產方式。
“現在種地真高效,有了新種子、新技術和新機器,有了高標準農田,糧食生產不再看‘天意’!”白朗縣種糧大戶夏瑪說。
一直以來,西藏將農業機械化放到重要位置,不斷加大農業技術集成示范。“十三五”期間,完善一系列農機購置補貼實施辦法,農機裝備結構進一步優化,2020年農機總動力達到691.5萬千瓦,農作物耕、種、收綜合機械化率達到65%,較2015年增加7個百分點。
累計實施糧油綠色高質高效示范、測土配方施肥示范各925萬畝,深入開展病蟲草害綠色統防統治和化肥、農藥減量增效工作,始終將主要農作物病蟲害損失控制在5%以內,全力保障農業產品的產量和質量。
高標準農田建設加速推進
受氣候、地勢影響,西藏中低產田比例高,加上傳統耕作方式粗放,很長一段時間內糧食生產處于較低水平,主產青稞甚至不能滿足當地人民的需求。
洛珠江白是拉薩市達孜區恰村村民,家里共有20畝地?!耙郧拔覀兗业挠行┺r田石子多、土層薄,整體肥力不夠,耕種的農作物也就長不好。”他說。
近年來,為提高糧食產量,西藏積極實施耕地改造,通過開展高標準農田建設,完善農田水利、田間道路等基礎設施,全方位提升耕地質量,不斷提高重要農產品供給能力,確保糧食安全。
“十三五”期間,全區共建成高標準農田227.26萬畝。農田有效灌溉面積由2015年的265.41萬畝擴大到了2019年的283.91萬畝,增幅達7%。商品有機肥年施用量達到10萬噸以上,農家肥施用量達到500萬噸左右,加快改善了耕地地力水平,有效解決了部分農區“靠天吃飯”的現狀。
近日,洛珠江白獨自來到離家不遠的一塊農田里,看著收割好的青稞麥穗感慨地說:“現在農田肥沃、灌溉方便,再也不用擔心莊稼長不好了?!?/p>
青稞產業體系不斷完善
作為高原“糧食之王”,青稞在高原栽培的歷史悠久,種植面積大,最多可達到80%以上。青稞生產與西藏社會穩定息息相關。
近年來,自治區黨委、政府高度重視青稞產業發展,并將青稞列為農牧業產業之一,加快推進青稞品牌創建和產品研發工作。
截至2020年底,全區通過農業農村部認證的青稞地理標志產品和綠色食品有8個,自治區農牧科學院已經研發青稞精深加工產品有4大類80多個品種。全區共有青稞加工企業52家,青稞年加工轉化量達14.21萬噸,加工轉化率17%以上,產值超過14億元,創建了一大批自治區級著名商標。
2018年,日喀則市被農業農村部認定為第一批中國特色農產品青稞產區優勢區。白朗縣創建首個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區,圍繞青稞產業積極推進“生產+科技+營銷”全產業鏈發展……
如今的高原大地上,青稞已經褪去了原始樣貌,憑借著高質量發展的契機,以不同的形式、不同的產品出現在全國各地的餐桌上、超市里。這個正在高質量發展的“藏”字招牌,已經成為西藏最亮的品牌之一?!?/p>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