監測組人員在川藏鐵路附近重要水體開展現場監測。
監測組人員在川藏鐵路附近開展環境空氣現場監測。陳旭 攝
川藏鐵路作為國家綜合交通網中長期規劃和中長期鐵路網規劃的重要組成部分,是貫徹落實新時代黨的治藏方略的一項重大舉措,對維護國家統一、促進民族團結、鞏固邊疆穩定,推動西藏經濟社會長治久安和高質量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由于川藏鐵路沿線地形地質和氣候條件復雜、生態環境脆弱,鐵路線路規劃穿越眾多自然保護區,鐵路建設過程中保證生態環境質量尤為重要。為進一步掌握新建川藏鐵路沿線生態環境質量數據,摸清項目建設前環境本底和施工期間生態環境質量狀況,自治區生態環境監測中心以黨史學習教育和“三更”專題教育學習為契機,主動作為、全面履職、勇于擔當,積極做好國家和自治區重大項目建設的環境數據監測保障工作,3月25日至4月12日,自治區生態環境監測中心對新建川藏鐵路西藏段生態環境質量開展監測工作。
為做好該項工作,自治區生態環境監測中心召集西藏行業專家多次召開專題會議,反復研究討論鐵路沿線生態環境監測工作,制訂了《新建川藏鐵路西藏段生態環境質量監測方案》,并邀請上海市、江蘇省生態環境監測專家赴藏指導。
在環境艱苦的川藏鐵路西藏段,自治區生態環境監測中心協同專家組及拉薩、山南、林芝、昌都監測中心人員組建3個監測小組,于3月25日起分別對川藏鐵路拉薩至林芝段、林芝至波密段、波密至金沙江段的環境空氣、地表水、飲用水水源地、土壤、聲環境開展監測。
“在進行點位確認和實地勘察、采樣時,有的區域只能徒步或借助當地村民的摩托車前往,有時需要手持儀器設備通過僅幾十厘米寬的懸崖。專家組成員每天工作12個小時以上,上雪山、下河灘、深入無人區,在克服高原反應的同時,保障監測工作高質量完成。”上海市專家組成員說。
克服重重困難,三個監測小組圓滿完成了采樣工作。在采樣現場,工作人員用視頻和照片記錄了采樣點左岸、右岸、上游、下游、中泓、水樣靜置等情況;在采樣過程中,認真填寫采樣記錄,按照數據質量要求,對所有監測項目加采現場空白樣,每批樣品按10%加采平行樣的要求進行操作;在采樣完成后,按規定保存和運輸,將樣品帶回實驗室,并在實驗室進行質控樣、空白樣、平行樣品的測定,確保所有監測數據客觀、真實、準確,為國家和自治區重大建設項目順利實施提供生態環境監測數據的堅實保障。本次監測數據表明,川藏鐵路西藏段生態環境質量處于優良狀態。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保護生態環境首先要摸清家底、掌握動態。川藏鐵路生態環境質量監測工作還將持續開展,監測人員將秉持主動服務、保障綠色工程建設的工作要求,繼續發揚‘老西藏精神’和‘兩路精神’,讓綠色成為川藏鐵路及其沿線區域的亮麗底色。”區生態環境監測中心相關負責人說。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