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高度重視文化遺產的歷史意義與作用,將其作為新時期治國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的組成部分。習近平總書記治國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中指出,中國有堅定的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說到底是要堅定文化自信。文化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
為全面了解拉孜縣文化遺產相關情況,在有關部門大力支持下,拉孜縣文旅局牽頭開展“拉孜縣文化遺產調查之非物質文化遺產調查”。
第一階段非遺調查歷時15天,邀請了西藏自治區級非遺方面專家和相關團隊對深入拉孜縣11個鄉(鎮)、56個行政村,對150多名民間藝人和傳承人進行訪談。通過深入挖掘,本次調查發現了拉孜縣民間文學、傳統美術、傳統音樂、傳統舞蹈、傳統手工技藝及傳統醫藥等共計70多個非遺項目。本次調查獲取的一手資料,全面了解和掌握拉孜縣文化遺產的種類、數量、分布區域、生存環境、保護現狀及存在問題,抓緊認定和搶救一批具有歷史、文化和科學價值,特別是處于瀕危狀態的文化遺產項目,建立健全文化遺產保護工作制度具有歷史性的意義。為培植發展旅游產業奠定文化基礎,為弘揚民族優秀文化,促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提供精神動力。
下一步拉孜縣文旅局將按照此次調查成果從五個方面進行開展工作,一是全面掌握全縣文化資源類別、形態和總量;二是明確主要文化資源的蘊藏情況、傳承范圍和衍變情況,確定需要重點保護項目;三是將新發現的文化資源和原來已存的文化資料進行加工整理,歸類建檔,編輯成冊;四是提出專題對策建議,制定文化資源保護開發利用措施;五是按照項目價值進行逐級申報,特別是處于瀕危狀態的文化遺產項目進行保護、利用、傳承。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