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一年中,青稞、天然飲用水、牦牛(產業)等具有西藏特色的地球第三極區域公共品牌逐漸進入大眾視野。2020年,地球第三極44大類商標已注冊收到《商標注冊證》。2021年,西藏將完成地球第三極第29類商標注冊工作,強化地球第三極優選標準平臺的運作,將100個產品納入優選標準平臺;地球第三極首家生鮮直營店計劃今年3月投運;完成地球第三極皮革、毛紡、藏雞產業項目建設工作。
過去一年中,西藏地球第三極產業發展有限公司已研發天然飲用水、青稞綜合制品以及其他自有產品等6個品類、32個單品,均已生產上市。截至2020年11月底,地球第三極飲用天然水銷售量達5050噸,銷售金額1025萬元,地球第三極自有產品銷售額達118萬元。
在商標注冊方面,地球第三極45全類中的44大類商標已完成注冊并收到了《商標注冊證》;第29類商標注冊工作正在協調中;子品牌輕稞少女、輕稞時刻、秀巴德勒的商標已收到受理通知書。《地球第三極區域公共品牌使用管理辦法》正在抓緊修改完善。為防止近似商標影響地球第三極品牌形象,設立專人與專業知識產權服務機構聯合建立地球第三極商標監控機制,保護地球第三極商標權益。
今年,該公司將繼續完成地球第三極第29類商標注冊工作,實現地球第三極45大類商標全品類注冊;通過出臺實施地球第三極品牌使用管理辦法,規范使用和管理地球第三極區域公用品牌,建立健全以品牌培育、認定、激勵、保護和推廣為主要內容的區域公用品牌使用管理機制。
截至目前,該公司已搭建完成集產品檢測、認證、溯源、保險、產品設計和營銷服務于一體的地球第三極優選標準平臺。該平臺可對入駐平臺的產品實行檢測、認證、溯源、保險四項基本要求,并與入駐企業分享優選標準平臺溯源系統的使用賬號,減輕企業自建溯源系統的壓力。
據西藏地球第三極產業發展有限公司品牌發言人普珍介紹,他們已對41家企業進行走訪交流,實地考察生產作業情況,對符合入駐條件的企業發出入駐邀請,已爭取6家企業40個單品正式入駐平臺,另與3家企業達成合作意向。該公司28個自有加工單品、124個生鮮食材單品以及6家入駐企業的40個單品均已建立了溯源鏈條。
“2021年,我們將繼續強化地球第三極優選標準平臺的運作,將100個產品納入優選標準平臺。”普珍說,搭建地球第三極優選標準平臺旨在通過對入駐產品進行檢測、認證、溯源、保險等質量升級服務,從而實現西藏產品來源可溯,去向可追,品質有保的目標。
為加強實體產業和基礎設施建設,逐步構建多元化產業結構,以產業結構的調整升級反哺品牌價值提升。普珍介紹,該公司今年計劃開設2-4家生鮮食材門店,拓寬上游農畜產品銷售渠道,延伸產業鏈條,構建“從基地到餐桌”的完整產業鏈條;完成地球第三極皮革、毛紡、藏雞產業項目建設工作。
目前,地球第三極首家生鮮直營店選址已完成,正在裝修當中,預計今年3月底將投入運營。其他直營店選址、裝修等工作,也正在陸續開展當中。地球第三極生鮮直營店經營內容主要包括品鮮藏肉、識鮮藏菌、飲鮮藏奶、溫拿鮮食、生態蔬菜、糧油調味、優選民生和精選零食幾大類。
普珍介紹,地球第三極生鮮直營店將通過社區化選址、聚焦“三餐食材”等日常生活消費品類,聚焦增長、持續探索生鮮零售的社區化服務模式。優化上游采購渠道,通過整合區內優質食材的供應商、養殖基地,集中采購,減少中間環節,縮短供應鏈,保證食材的新鮮和品質。打開下游消費市場,通過實體門店的形式,提供舒適的購物環境、正宗的本地食材和優質的服務,引導消費者形成新的消費觀念,實現消費升級。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