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最大綜合孔徑射電望遠鏡——“千眼天珠”開啟科學試觀測
7月14日,由中國科學院國家空間科學中心研制的圓環陣太陽射電成像望遠鏡(又稱“千眼天珠”)經過半年調試測試,目前已具備連續穩定高質量監測太陽活動的能力,脈沖星成像等射電天文觀測能力得到初步驗證,開啟科學試觀測。
位于四川稻城的“千眼天珠”,是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子午工程二期的標志性設備,由313部單元天線構成,是目前全球規模最大的綜合孔徑射電望遠鏡。
子午工程關注空間天氣,“千眼天珠”作為其中重要的組成部分,最主要科學目標就是監測太陽爆發活動。科學家就可利用這些數據計算,得到精確的帶電粒子到達地球的時間,從而為衛星、通信設施、電網等正常運行提供空間天氣預警,保障各種設備運行安全。
該項目于2019年獲批立項建設,2022年11月項目設備主體完工,進入聯調聯試階段。今年3月,科學家依托“千眼天珠”開展脈沖星探測實驗,成功獲取連續射電圖像序列,展現了全可動、大視場、高靈敏、高分辨、高動態的技術特點,為脈沖星、快速射電暴和近地威脅小天體探測等后續射電天文擴展應用奠定了基礎。
子午工程二期將在一期以鏈為主的15個臺站的基礎上新增16個臺站,形成東經100度、120度,北緯40度、30度附近31個臺站“井”字形布局的空間環境監測網絡系統。二期建設目標是監測太陽爆發活動對地球空間天氣的影響,理解日地空間環境,提高空間天氣預報水平,保障航天器和地面高技術系統安全運行。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
拼在高原一線 串起“千眼天珠”
在高海拔地區,稀薄的氧氣和強勁的大風給圓環陣太陽射電成像望遠鏡項目建設事業帶來了巨大的挑戰。然而,一批批年輕的科研人員毅然選擇奔赴高原一線,為子午工程二期的順利建設奉獻青春力量。[詳細] -
【曬曬咱的國之重器38】圓環陣太陽射電成像望遠鏡:太陽活動“盡收眼底”
太陽也會“打噴嚏”,而且威力還不小!作為離地球最近的恒星,太陽雖然看起來很平靜,但其實“動作”很多,黑子、耀斑、太陽風……當發生日冕物質拋射時,太陽會噴出大量帶電粒子。[詳細] -
太陽射電成像望遠鏡設備主體在川完工
11月13日,四川甘孜稻城,隨著最后一個天線面被緩緩吊起、安裝到位,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空間環境地基綜合監測網迎來重大進展——子午工程二期圓環陣太陽射電成像望遠鏡項目設備主體完工。[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