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trike id="qc0qw"></strike>
  • <strike id="qc0qw"><menu id="qc0qw"></menu></strike>
    tibet.cn
    home

    【藏北故事】留在心中的歌:“老西藏精神”永不忘 雪域情懷大于天!

    發布時間: 2024-08-28 15:40:00 來源: 中國西藏網

      最近,我在翻閱“老西藏”陰法唐將軍所著《從泰山到珠峰——陰法唐回憶錄》一書,不由得想起建藏援藏工作者共有的“西藏情結”和所傳承的“老西藏精神”。

      提起“西藏情結”,不得不說作為一名老進藏工作者,在北京如能被朋友和同事稱呼一聲“老西藏”,心中總能激起陣陣暖意,因為這三個字承載著太多的意義。

      1987年初,我從青海調到西藏工作,1991年底又從西藏調到北京工作,但最令我懷念的地方還是在西藏,我覺得那里是我人生度過最幸福時光的地方。

      30多年來,西藏的一切讓我深深眷戀,并發瘋似地一次次投入她的懷抱。即使幾年前我從記者崗位退休,仍是癡情不改,總想著為西藏做點事。于是,我擔任北京建藏援藏工作者協會秘書長,繼續書寫我那“?;丶铱纯础钡难┯蚯閼?。

      2019年,中國西藏網給我開設了“藏北故事”專欄,至今已撰寫發布170余篇稿件,仍無擱筆之意。因為這片高天厚土,給我太多的感動與激情,總會有說不完的故事。

      然而,何止是我這樣。我所熟悉的每位建藏援藏工作者,如今一談起西藏,似乎都回到了那寄予萬般深情的地方,充滿激動、虔誠和眷戀。


    圖為陰法唐邀請在京工作和生活的10多名藏族同胞來家里做客,一同歡慶藏歷土牛新年(唐召明2009年2月26日攝)

      北京建藏援藏工作者協會學習指導老師、西藏自治區黨委原第一書記陰法唐,自1950年隨其所在的第二野戰軍十八軍首批進藏開始,累計在西藏工作了27年。

      陰法唐后來從西藏調到北京,卻把心永遠留在西藏。他在京不辭辛苦地為西藏的人、為西藏的事奔波忙碌、傾注熱忱。

      我采訪中清晰地記得:1982年10月,黨的十二大剛結束不久,時任西藏自治區黨委第一書記的陰法唐就前往因開發藏北無人區而誕生的那曲地區雙湖辦事處(現那曲市雙湖縣)考察工作,還去了這里的“人民公社”嘎措鄉。

      陰法唐不顧高寒缺氧來到“生命禁區”考察工作,讓無數干部群眾倍受鼓舞,因為他們從陰法唐身上看到了一名“老西藏”對雪域高原的摯愛情懷。

      上世紀六十年代,人們把十八軍等進藏早的人員稱為“老西藏”,以后,包括西藏人民,往往也把八九十年代以前的進藏人員稱為“老西藏”。

      有了“老西藏”,也就有了“老西藏精神”。陰法唐將它總結為:“長期建藏,邊疆為家;一不怕苦,二不怕死;自覺遵紀守法;自力更生,艱苦創業;特別能吃苦,特別能戰斗,特別能忍耐,特別能團結,特別能奉獻。”

      “長期建設西藏一直是‘老西藏精神’的核心。它是對黨的光榮傳統——井岡山精神、長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等的繼承和發展,并且越來越深入人心。”陰法唐說,“兩不怕”最初是進藏部隊155團2連修建康藏公路時提出來的。后來,這個團在中印邊境自衛反擊戰中擔任主攻,2連是主攻連。這個連六班班長陽廷安高喊“一不怕苦,二不怕死,跟我來”,連續攻下20多個地堡……由此,“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口號和誓言,也就成為人民解放軍駐藏部隊和“老西藏”英勇戰斗精神的見證。

      二十世紀五六十年代進藏,至今還健在的“老西藏”,如今大都八九十歲了,早已離開工作崗位,但他們的后代仍在繼續著父輩們所開創的建設新西藏的事業。“老西藏精神”在這些后輩身上薪火相傳,繼續傳遞著奉獻接力棒。

      2003年,因突發腦溢血而去世的中共那曲地區(現那曲市)班戈縣委常委、縣委組織部部長祁愛群,出生在江蘇靖江。他的父親祁禮法于1960年進藏工作,1977年,祁禮法把遠在江蘇靖江的妻子和兒女接到西藏。從此,祁愛群開始了在西藏的生活、學習和工作,用“老西藏精神”譜寫了自己短暫而光輝的一生。

      這是1991年祁愛群在青海格爾木的公公家與三歲女兒袁錦一起拍攝的照片。袁錦在上海生活,母女倆一年才能相聚一次(唐召明翻拍照片)

      1980年,祁愛群中學畢業后參加高考,按她的考試成績,本可選擇其他省市一所大學來就讀,畢業后分在其他省市工作,但她卻把自己的志愿確定在了西藏農牧學院。她對父親說:“爸,我像你年輕時一樣,現在已經愛上了西藏這塊神奇的土地,我更愿意在這里放飛我的青春……”父親支持了女兒的決定,祁愛群如愿以償。

      1984年7月,祁愛群在西藏農牧學院畢業,主動選擇來到“世界屋脊的屋脊”的那曲地區畜牧部門工作。

      2001年底,那曲地委考慮調祁愛群到那曲草原腹地、平均海拔4700多米的班戈縣工作,任縣委常委、縣委組織部部長。祁愛群知道自己身患各種疾病,如果調到班戈,還要與在那曲鎮工作的丈夫分開,但她還是服從組織安排。消息傳開,祁愛群的朋友都勸她不要到更高海拔的班戈縣工作,她的丈夫袁勇更是為此急得不行。他對妻子說:“你不要命了?班戈是你一個病人去的地方嗎?”說完就要去找組織,祁愛群卻拉住丈夫說,“這是組織的安排,我們不能講條件……放心吧,我會照顧好自己的?!?/p>

      在人們的心目中,組織部長應該是整天同干部打交道的人??稍诎喔瓴菰撩裥闹?,祁愛群也是時刻把牧民的快樂與痛苦放在自己心中的組織部長。

      牧民白瑪拉姆是班戈縣普保鎮的貧困戶,丈夫去世早,留下她和兩個未成年的孩子,全家一年到頭靠吃政府的救濟糧度日,生活較為困難。一天,祁愛群來了,她把白瑪拉姆確定為自己的扶貧聯系對象,常來白瑪拉姆家,并且每次來都要帶點酥油、糌粑、大米和白面給白瑪拉姆。

      為了白瑪拉姆家能徹底脫貧,2003年5月,祁愛群聯系縣里的其他單位,為白瑪拉姆家買了70多只羊,并教白瑪拉姆學會短期育肥和反季節銷售的辦法。    

      2003年底,白瑪拉姆有生以來第一次走進市場,出售了10只羊,收入了2000多元。當她備好上等酥油想請祁愛群來家里喝酥油茶時,他們的祁部長卻永遠不能赴約了。

      2003年12月13日下午,祁愛群因突發大面積腦溢血昏倒在工作崗位上,用寶貴的生命深刻詮釋了“老西藏精神”。2004年,她被追授“全國優秀組工干部”榮譽稱號。


    圖為中國石化首批援藏干部李一超(右)陪同術后的斯求卓瑪(中)到天安門廣場游覽(唐召明2010年5月1日攝)  

      無獨有偶。北京建藏援藏工作者協會李一超,也是一位續寫父輩情緣的進藏人員。

      2002年7月,“老西藏”李本信、何蜀江之子李一超主動請纓,成為中國石化對口支援西藏那曲地區班戈縣的第一批援藏干部。

      李一超曾在西藏軍區拉薩八一學校讀書,并把西藏當成自己的“第二故鄉”。援藏對他來說,既是了卻父母的西藏情緣,也是為“第二故鄉”施展才華的難得機會。

      2002年10月9日,時任班戈縣委常委、常務副縣長的李一超在下鄉途中,發現新吉鄉牧女斯求卓瑪脖子上長著一個巨大腫瘤,無法勞動。隨后,李一超為幫助她解除病痛而多方奔走,并開始長期資助斯求卓瑪。

      2010年,在李一超長達8年時間的不懈努力下,北京口腔醫院為47歲的斯求卓瑪實施手術,成功切除脖子上“懸掛”28年、重達5公斤的腫瘤,使她重獲新生。


    圖為中國石化援建的班戈縣城(唐召明2008年攝)  

      “雨天一路泥,雪天一路冰,晚上一路黑”是2003年以前班戈縣城的寫照。2009年盛夏,因共同幫助斯求卓瑪治病,我和李一超來到班戈縣,并漫步在縣城平坦大街上。他告訴我,中國石化援藏的第一件事就是投資2700萬元修建縣城的道路和安裝路燈。

      工作生活在這里的干部群眾清楚地記得,在工程施工期間的140多個日日夜夜,“李縣長”幾乎都留在了施工現場。

      半年后,這項集給水、排水、污水、通訊、電力等管網于一體,并安裝有照明設備的吉江扎西路順利竣工,長期生活在鄉下的群眾,特意來體會一下幾十盞桔紅色太陽能路燈照明下的水泥路……

      我所在的北京建藏援藏工作者協會,有著許多像李一超一樣的十八軍后代。他們退休后,仍在為西藏的事業不斷發出光和熱。

      圖為北京建藏援藏工作者協會副會長張小康在協會召開的“弘揚老西藏精神學習交流座談會”上介紹“老西藏精神”(唐召明2023年10月14日攝)    

      十八軍軍長張國華的女兒張小康,以記錄、傳播老西藏的故事為己任,把“老西藏”鮮為人知的故事記下來、講出去。她用八年時間,輾轉全國,采訪數百名跟隨其父親遠赴西藏的戰士及其子女或親屬,于2014出版發行了紀實文學作品《雪域長歌:西藏1949-1960》,被多地檔案館、黨史辦收藏,定為黨史教育讀本。


    圖為蘆繼兵在協會所舉辦的“弘揚老西藏精神,為黨旗增輝”宣講報告會上作宣講(唐召明2018年5月19日攝)   

      近年來,十八軍宣傳部長夏川的兒子蘆繼兵,作為延安兒女故事團的成員積極宣講傳播“老西藏精神”。他那激情澎湃的演講感動了許多部隊官兵、學校師生、機關干部、企業員工。他數次走上雪域高原,走進井岡山、延安、西柏坡等革命老區,用大量珍貴的歷史照片、具體詳實的統計數據,向大家講述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也就沒有新西藏的歷史。由于成績突出,被北京市聘請為紅色宣講團成員。


    圖為張琪向聽眾致軍禮。當日,“老西藏精神和兩路精神進校園”宣講報告會在拉薩舉行(唐召明2018年9月18日攝)  

      十八軍老戰士張均的女兒張琪,以首批進藏女兵、她的母親祁奮的故事為線索,通過展示歷史照片和真實的故事,以及自己追尋父母足跡在西藏軍區總醫院服役十四年的親身經歷,向無數聽眾講述了首批進藏女兵克服高寒缺氧等困難,在西藏建功立業的感人故事,深受好評。

      ……

      西藏和平解放70多年來,正是這樣一批批解放西藏、建設西藏、支援西藏的建藏援藏工作者傳承“老西藏精神”,與廣大藏族同胞一起團結合作,共享甘苦,把青春、熱血乃至生命獻給雪域高原,使西藏取得了“短短幾十年、跨越上千年”的巨大變化,也奏響了一曲曲感天地、泣鬼神的華彩樂章。(中國西藏網 文、圖/唐召明)

    (責編: 李雨潼 )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email
    日韩免费无砖专区2020狼| 日韩在线中文字幕制服丝袜 | 全球AV集中精品导航福利| 亚洲精品国产字幕久久不卡| 国产精品成人69XXX免费视频| 国产在线午夜卡精品影院| 国产精品99久久久久久| 97香蕉久久夜色精品国产| 精品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这里只有精品18| 久久精品乱子伦免费| 久久这里只有精品久久| 精品成人免费自拍视频| 国语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精品99久久久精品无码| 国産精品久久久久久久| 精品午夜国产人人福利| 国产精品第一页在线| 国产精品毛片一区二区| 国产精品最新国产精品第十页 | 最新国产在线精品观看| 久久乐国产精品亚洲综合| 久热精品人妻视频| 中日欧洲精品视频在线| 996久久国产精品线观看| 久久精品这里只有精99品| 久久精品亚洲男人的天堂| 最新国产成人精品2024| 国精无码欧精品亚洲一区| 精品亚洲综合久久中文字幕| 国产精品99精品无码视亚| 亚洲国产精品无码一线岛国| 久久久精品2019中文字幕之3| 久久精品一区二区三区资源网| 久久国产乱子伦精品免费不卡| 久久91亚洲精品中文字幕| 99精品在线免费观看| 666精品国产精品亚洲| 2020国产精品自拍| 国产69精品久久久久观看软件| 国产精品午夜无码AV天美传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