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西藏各級組織部門扎實推進村(社區)干部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教育培訓,不斷提高村(社區)干部學習使用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水平,進一步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提升落實黨的方針政策的能力。
西藏自治區組織部大力實施村(社區)主干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教育三年鞏固提升工程,印發《關于組織村(居)干部開展國家通用語言文字“冬訓”的通知》和工作提醒等文件,推動建立地市、縣(區)委書記親自抓、各級組織和教育部門主要領導直接抓、鄉鎮黨委書記為第一責任人、村(社區)黨組織第一書記、選調生、駐村工作隊員、鄉村振興專干、鄉村教師等直接組織實施的工作機制,區、市、縣、鄉、村五級黨組織上下貫通、一體聯動、齊抓共管。實行工作月調度機制,動態了解掌握各地教育培訓工作進度和成效,并將教育培訓情況納入每年抓基層黨建述職評議考核和年度綜合考核的重要內容,全區會使用國家通用語言文字的村(社區)主干達到92.5%。
各地通過地市示范培訓、縣區重點培訓、鄉鎮兜底培訓形式,依托各級黨校、中小學校、幼兒園和村級組織活動場所等,堅持集中培訓與分散學習相結合,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繪本》《西藏自治區村(居)干部國家通用語言文字讀本》等作為基礎教材,用好“藏譯通”手機APP等新媒體平臺,采取集中培訓、遠程教育、文化補習夜校、結對幫學等方式開展培訓。日喀則市選派32名村(社區)黨組織書記赴援藏省市掛職鍛煉,融入當地、拓寬視野、提升能力。山南市措美縣依托“藏譯通”手機APP、微信交流群等平臺,建立每日學習打卡機制,鞏固提升學習成效。昌都市建立村級夜校,發揮駐村工作隊員、鄉村振興等專干作用,把每周三、周五作為固定時間,組織村(社區)干部、黨員群眾集中學習。那曲市建立“冬訓”機制,利用中小學“閑置”教學場地,實施封閉式教學管理,人均培訓達400次。同時,以“鄉村振興那曲奮進”活動為契機,組織黨員群眾開展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情景模擬對話、演講、書寫等比賽。阿里地區積極開設“田間課堂”“帳篷課堂”和“牛羊圈培訓”等送學方式,發放枕邊書、口袋書3000余冊,確保推廣對象隨時隨地學、及時跟進學、常態長效學。
各地充分利用宣傳欄、橫幅、手冊、廣播、微信和上門輔導、集中輔導等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大力宣傳學習國家通用語言文字的必要性,及時報送推廣先進經驗、典型做法。市縣組織部聯合教育部門制定村(社區)干部國家通用語言文字考試辦法、建立考試題庫,組織村(社區)干部每年進行一次集中測試。拉薩市創新開展“村黨組織書記公開課”,邀請7名村黨組織書記用國家通用語言為年輕干部講授經驗做法,并制作專題微視頻向全市宣傳。日喀則市崗巴縣通過鄉鎮互查、日常測試等方式檢驗學習成效。山南市舉辦鄉村振興“擂臺比武”12場次,組織200余名村(社區)主干用國家通用語言介紹推動鄉村振興成功經驗做法。林芝市察隅縣實行“半月述職”制度,持續鞏固國家通用語言文字學習效果。(中國西藏網 通訊員/索朗仁青)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