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西藏網訊 西藏自治區山南市有西藏第一塊農田“索當”、第一座村莊“索卡”,是西藏農耕文明的發祥地。黨的十八大以來,山南市把保障糧食等主要農產品有效供給作為“三農”工作的首要任務,農業農村工作取得非凡成就。通過實施“藏糧于地、藏糧于技”戰略,山南市糧播面積保持在37萬畝以上,糧食總產量穩定在16.85萬噸以上,產量實現“十年連增”。
圖為3月16日西藏自治區山南市扎囊縣扎其鄉孟卡榮村春耕現場 攝影:王媛媛
圖為2019年9月6日,2019?西藏“中國農民豐收節”暨扎囊縣氆氌文化節期間,西藏自治區山南市扎囊縣羊噶居委會機械化打麥現場 攝影:趙耀
2021年山南市糧食總產達到16.8萬噸,比2012年末增長14.28%;蔬菜總產量達到6.95萬噸,比2012年末增長124.9%,“菜籃子”旺季自給率突破80%;農牧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2012年的6056元,增長到2021年的18435元,是2012年的3倍,年均增長13.55%。
十年來,山南市發展青稞、藏雞、藏豬、藏羊、奶牛、蔬菜、葡萄、矮化蘋果等產業,積極培育西藏宏農百萬羽藏雞等一批農牧業產業化企業。217個扶貧產業項目與群眾掛鉤聯結,帶動了1.68萬人產業脫貧,輻射帶動2.8萬人增收。
十年來,山南市累計建設高標準農田66萬畝,總投資約25.01億元,受益群眾達23萬余人,形成了“田成方、路相通、旱能灌、澇能排、物能運”的高標準農田。積極推廣“藏青2000”“喜瑪拉22號”等良種,成功培育了“山冬7號”“山青9號”“山油4號”等優良品種,農作物良種推廣率達到92.5%以上。農機綜合機械化水平達到75%。
十年來,山南市農牧業面源污染得到有效控制。畜禽糞污綜合利用率達到75%,規模養殖場糞污處理設施裝備配套率達到95%,秸稈綜合利用率達95%,農膜回收率達85%。(中國西藏網 記者/王媛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