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很多人的印象里,“農場”早已作為一個歷史名詞淡出了視野。而在西藏,農場這一企業形式卻在改革發展中迸發出了新活力。作為西藏四大國有農墾企業之一的林芝米林農場,這里不僅有高標準的水果產業園、高附加值的農牧產品基地、還有“種植+旅游觀光體驗+住宿+銷售”的高原現代農業旅游休閑體驗綜合體——嘎瑪康桑營地……“老”農墾在鄉村振興中煥發出了“新”活力。
1960年進藏的十八軍解放西藏后,遵照黨中央“進軍西藏、不吃地方”“一面生產、一面建設”的指示,荒灘沙地上開墾出了萬畝良田。但在市場經濟環境下,令人艷羨的“鐵飯碗”也曾黯然失色。打破“大鍋飯”才能帶來“新活力”,拓展“新產業”才能帶來“高收益”。在黨中央對口援藏的政策下,福建、廣東兩省援藏干部接力助力,讓單一的蘋果樹變成品種豐富的現代化果園,讓帶著高原紅的水果采摘落地便直飛大灣區,讓更多的游客愿意走進農場、留在農場。“原來我們最好的蘋果才賣5毛一斤,現在的蘋果賣到珠海每斤能賣12元”,“別看我們果園旁邊就是雅魯藏布江和尼洋河,但以前灌溉用水真的很難”,“現在生活條件好了,錢也賺的更多了”。鄉村振興為農民而興、鄉村建設為農民而建,千變萬變,不如老百姓自己真正感受到的變化。
2月22日,2022年中央一號文件正式發布。文件提出推動鄉村振興取得新進展,農業農村現代化邁出新步伐,這是21世紀以來,第19個指導“三農”工作的中央一號文件。依托政策、資源等獨特優勢,集中技術、資金和各地力量,發揚特別能吃苦、特別能戰斗的老西藏精神,雪域高原上的鄉村振興將會更加耀眼。(中國西藏網 文/趙振宇)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