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3日,中共中央、國務院隆重舉行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大會。2020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共評選出264個項目、10名科技專家和1個國際組織。這是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領導下深入實施新時代人才強國戰略所取得的重要成就。
科技興則民族興,科技強則國家強,科學技術是人類的偉大創造性活動,一切科技創新活動都是人做出來的。實現我們的奮斗目標,關鍵就是要建設一支規模宏大、結構合理、素質優良的創新人才隊伍,激發各類人才創新活力和潛力。
“興賢育才,為政之先務”。在百年奮斗歷程中,我們黨始終高度重視人才工作,黨的十八大以來,黨對人才工作的領導全面加強,人才隊伍快速壯大,人才效能持續增強,人才比較優勢穩步增強,我國已經擁有一支規模宏大、素質優良、結構不斷優化、作用日益突出的人才隊伍。當下,我國人才工作已經站在一個新的歷史起點上。
在2021年9月召開的中央人才工作會議上,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加快建設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創新高地,為2035年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提供人才支撐,為2050年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打好人才基礎。
加快建設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創新高地,必須把握戰略主動,做好頂層設計和戰略謀劃。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我們的目標是:到2025年,全社會研發經費投入大幅增長,科技創新主力軍隊伍建設取得重要進展,頂尖科學家集聚水平明顯提高,人才自主培養能力不斷增強,在關鍵核心技術領域擁有一大批戰略科技人才、一流科技領軍人才和創新團隊;到2030年,適應高質量發展的人才制度體系基本形成,創新人才自主培養能力顯著提升,對世界優秀人才的吸引力明顯增強,在主要科技領域有一批領跑者,在新興前沿交叉領域有一批開拓者;到2035年,形成我國在諸多領域人才競爭比較優勢,國家戰略科技力量和高水平人才隊伍位居世界前列。
加快建設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創新高地,需要進行戰略布局。在北京、上海、粵港澳大灣區建設高水平人才高地,在高層次人才集中的中心城市要著力建設吸引和集聚人才的平臺,開展人才發展體制機制綜合改革試點,集中國家優質資源重點支持建設一批國家實驗室和新型研發機構,發起國際大科學計劃,為人才提供國際一流的創新平臺,加快形成戰略支點和雁陣格局。
加快建設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創新高地,還需要深入改革和理順人才發展體制機制。要使用人主體發揮主觀能動性,切實履行好主體責任,同時,要積極為人才松綁;要賦予科學家更大技術路線決定權、更大經費支配權、更大資源調度權,同時要建立健全責任制和軍令狀制度,確保科研項目取得成效;要深化科研經費管理改革、完善人才評價體系,大力培養使用戰略科學家;要打造大批一流科技領軍人才和創新團隊,造就規模宏大的青年科技人才隊伍,把培育國家戰略人才力量的政策重心放在青年科技人才上;要下大氣力全方位培養、引進、用好人才,為各類人才搭建干事創業的平臺,構建充分體現知識、技術等創新要素價值的收益分配機制……
藍圖已繪就,奮進正當時,堅持黨管人才,堅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經濟主戰場、面向國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深入實施新時代人才強國戰略,我們一定能實現既定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
(中國西藏網 文/劉莉)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