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trike id="qc0qw"></strike>
  • <strike id="qc0qw"><menu id="qc0qw"></menu></strike>
    tibet.cn
    home

    【藏北故事】“天、地、風”能源三字經

    發布時間: 2021-02-02 15:39:00 來源: 中國西藏網

      每次驅車來到藏北高原,那美麗的雪山、冰川、河流、戈壁、荒漠……不時映入眼簾,還有那些漫步的長角藏羚羊、俗稱黃羊的白屁股藏原羚也不時出現在眼前。這些讓人驚喜的高原“精靈”,瞪著好奇的圓眼望著汽車,只有距離近了,才一溜煙跑掉。


    圖為藏北班戈縣城路兩邊新安裝的太陽能路燈 唐召明2009年攝

      盡管車外風光很美,動物也很值得觀賞,但讓我最驚喜無限的還是沿路看到的能發電照明的一塊塊太陽能電池板,一個個轉動著風葉的風力發電機,以及燒水做飯的瓦狀太陽灶……

      千百年來,牧人吃的是牛羊肉,燒的是牛羊糞,點的是酥油燈?!澳茉础?,在這里只是個空洞模糊的概念,而現在全然不同了。

      青藏公路自上世紀50年代通車后,藏北高原日益繁榮起來,然而“能源荒”依然困擾著藏北高原。過去一入夜,那曲市各縣和各單位柴油發電機轟鳴起來,成為寂靜草原的一大特色。油、煤、柴,在藏北高原都是不容易弄到的東西,就連牛糞也一天天漲價。

      時間進入21世紀,我再訪藏北高原,尤其是藏北西部的班戈、雙湖、尼瑪和申扎四縣,驚喜地發現這里正在大力開發新能源,寒冷的藏北西部已日益變得更加暖熱了。

      西藏有句“那曲苦,阿里遠,昌都險,拉薩是總開關”的順口溜。這里所說的“苦”是指那曲市海拔最高、條件最艱苦。而雙湖、尼瑪、班戈和申扎四縣,又是那曲市海拔最高、條件最為艱苦的地方。


    圖為這是藏北申扎縣牧民群眾在使用太陽能灶燒水煮肉 唐召明提供,2005年10月13日攝

      在藏北高原,現在隨處可見城鎮里的一個個太陽能路燈、一棟棟太陽能采暖樓和采暖房,一排排房頂上斜立著的太陽能熱水器,就連牧民家也常??梢钥吹桨卜旁诖扒啊⑽蓓敽驮簝鹊碾姵匕濉⑻栐?。利用太陽能燒水做飯和發電照明,既方便又干凈,老天爺還不收燃料費。

      太陽能是我們這個星球上最主要的能量源泉,而西藏又是世界上太陽能極為豐富的地方,僅次于終年酷熱的非洲撒哈拉大沙漠,居世界第二位。

      由于西藏空氣稀薄、氣候干燥,大氣透明度好,太陽輻射透過大氣層時能量損耗少,加之緯度低、陰雨多云的天氣少,所以陽光輻射強、日照時間長。

      從有關資料來看,我國南方一年中,太陽能利用時間一般為9個月,北方6個月,而西藏一年12個月都可以利用。

      在拉薩,每平方米土地一小時接收的太陽輻射熱量,相當于開啟一千瓦電爐一小時所散發的熱量。

      藏北高原是世界“屋脊的屋脊”,其日照時間更長,太陽輻射也更強,太陽的輻射熱量也就超過了號稱“日光城”的拉薩。

      西藏的太陽能利用是從上世紀七八十年代開始的,但其普及率和使用率藏北高原為最高。

      圖為藏北那曲縣(現改為色尼區)建成的集太陽能采暖、硅光照明、太陽灶做飯的養老院。圖為五保戶老人正在擦拭采暖房玻璃和硅光電池板 唐召明1988年攝

      近年來,在國家大力支持下,藏北高原充分利用極為豐富的太陽能資源,廣泛應用在照明、取暖、通信、廣播電視等諸多方面,尤其是太陽能照明設備深入到城鎮和鄉村后,使這片“世界屋脊的屋脊”牧民群眾全部用上了電,徹底告別了使用酥油燈照明的歷史,大大提高了牧民群眾的生活質量。

      藏北人除了用太陽能發電和燒水做飯外,還用它進行溫室種植、室內取暖等。在藏北西部,拓荒者們將太陽能用于蔬菜生產后,使這里不再為吃不到新鮮蔬菜而發愁,甚至冬季也能吃到自己生產的新鮮蔬菜了。

      圖為藏北申扎縣城附近新建的太陽能蔬菜大棚,解決了當地群眾吃菜難的問題 唐召明2001年7月4日攝

      天上有個太陽,地下有片熱田。上世紀80年代,在那曲鎮首次利用地熱溫室種出了各種新鮮蔬菜。兩座總面積為1800平方米的地熱溫室,由于溫室四周和空中架設了地熱暖氣管道,即使在冬季零下30攝氏度的嚴寒下夜間溫室氣溫也可保持在8攝氏度以上,為蔬菜提供了良好的生長條件。

      雙湖特別區(現已改為雙湖縣)還利用豐富的地熱資源,建成多瑪鄉溫泉浴室,以治療皮膚病、關節炎、風濕等疾病。

      藏北曾有“鐵皮城”之稱。因為這里每年有近三分之一的日子刮大風,比號稱“風庫”的甘肅省瓜州縣還多。由于風大和交通運輸困難,包括那曲鎮在內的整個藏北高原房頂上都看不到瓦片,只有用大鐵釘牢牢釘在房架上的大塊白鐵皮。站在高處俯瞰,陽光下的城鎮全是耀眼的銀光。

      幾十年來,整個藏北高原建筑逐漸用預制板代替鐵皮,而大風也變成了造福人們的能源。

      藏北高原是我國一大風區,風能密度每平方米達150瓦~200瓦,風能資源異常豐富。就雙湖縣而言,一年有兩百多個大風日。

      自1984年由國家投資開發這些能源以來,原那曲地區風能實驗站已經安裝了100瓦風力發電機287臺,分布在那曲11個縣(處)。

      圖為那曲風能實驗站技術人員為雙湖辦事處(現改為雙湖縣)嘎措鄉牧民檢修保養所安裝的風力發電機 唐召明1988年攝

      當年7月,原那曲地區風能實驗站把雙湖嘎措鄉作為風能利用的試點,為這里的牧民首批安裝了40臺風力發電機。從此,這塊最偏遠落后的土地上,牧民群眾結束了世世代代用酥油燈照明的歷史。

      1988年,我隨維修風機的技術工人來到嘎措鄉,晚上住在該鄉的鐵匠日瑪家里。

      日瑪家的房后,就豎著一根五六米高的鐵桿,桿頂葉片迎風飛旋。這就是深受牧民歡迎的小型風力發電機。它的總重量為75公斤,發的電可以儲存,很適合家庭使用。如果拆卸了,用一頭牦牛就可把機器馱走。

      對于居住分散、流動性大的無人區牧民來說,利用風能和太陽能發電,較利用其它能源更為方便。

      圖為藏北雙湖縣新建成的太陽能光伏電站。照片前景所豎立的成片黑色板是用來發電的硅光電池板 唐召明2017年7月25日攝

      藏北“天、地、風”的能源三字經,已使廣大牧民群眾告別了祖輩照明的酥油燈,看上了電視、用上了冰箱和手機,實現了磨糌粑、打酥油等方面的機械化,過上了過去做夢都不敢想的現代新生活。(中國西藏網 文、圖/唐召明)

    (責編: 李雅妮 )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email
    精品午夜久久福利大片| 亚洲精品久久久www| 久久精品国产99久久久古代| 精品四虎免费观看国产高清午夜| 国产精品美女免费视频观看| 欧洲MV日韩MV国产| 国产精品无码久久av| 国产精品大尺度尺度视频| 精品人妻中文av一区二区三区 | 亚洲无删减国产精品一区| 中文字幕九七精品乱码 | 久久99久久99小草精品免视看| 久久夜色精品国产亚洲av| 亚洲精品国产V片在线观看| 亚洲日韩中文字幕一区| 日韩视频无码日韩视频又2021| 国产精品美女一区二区| 国产馆精品推荐在线观看| 成人精品视频一区二区| 亚洲精品乱码久久久久蜜桃| 国产精品爽爽va在线观看网站| 国产成人久久精品区一区二区| 91精品国产人成网站| 97国产精品视频观看一| 久久精品a亚洲国产v高清不卡| 久久久精品波多野结衣AV| 亚洲2022国产成人精品无码区| 久久精品中文字幕首页| 好属妞这里只有精品久久| 久久九九有精品国产23百花影院| 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亚洲av永久无码精品国产精品| 久久精品福利视频| 久久久久亚洲精品无码系列| 久久一区二区三区精品| 亚洲精品免费观看| 91一区二区在线观看精品| 五月天婷婷精品视频| 香蕉久久精品日日躁夜夜躁| 国内一级特黄女人精品毛片| 国产精品福利午夜在线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