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衛生健康委30日舉行新聞發布會,介紹共促兒童健康成長有關情況。
會上有記者提問:如今很多兒童對于平板、手機等產品愛不釋手,每天使用較長,看視力表越來越模糊,家長也都在發愁。請問國家衛生健康委采取了哪些措施預防和控制兒童近視問題?
國家衛生健康委婦幼司司長沈海屏表示,當前,兒童青少年近視已經成為影響中國兒童健康的突出問題。國家衛生健康委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全力加強兒童青少年近視防控。
一是不斷強化頂層設計。推動將兒童青少年近視防控納入國民健康規劃和中國兒童發展綱要。實施“十四五”全國眼健康規劃,重點將預防近視作為一項特別重要的工作推進,加力部署。會同教育等部門開展近視防控工作評議考核,推動建立政府主導、部門協作工作機制,促進學校、家庭、兒童和醫療衛生機構共同參與。
二是推動防控關口前移。抓早抓小,加強0—6歲兒童眼保健和視力檢查,重點開展屈光篩查,評估兒童眼球的屈光狀態,還有眼軸的長度,評價孩子是否有發生近視的風險。明確在24月齡、36月齡,還有4歲、5歲、6歲的時候,針對兒童開展5次屈光篩查。如果篩查結果異常,兒童就有發生近視的風險,要把這個結果及時通知家長,指導孩子改變用眼習慣和行為,也要加強戶外活動和身體運動。通過這些服務,推動近視防控的關口前移。衛生健康部門還會同教育部門,強化小學生近視防控,針對學齡期兒童開展屈光篩查,減少低齡階段近視的發生。
在推動近視防控關口前移的基礎上,也著力規范近視的矯治服務。發布了《近視防治指南(2024年版)》,還有近視矯正3項技術操作規范。指導縣級以上綜合醫院,還有具備條件的婦幼保健機構開設眼科,提供眼科醫療服務,配備專業設施設備,強化人員培訓,規范開展近視矯治,避免近視進一步發展。
三是大力開展科普宣傳。充分利用傳統媒體,還有新媒體,宣傳防控兒童青少年近視的科學知識。著重普及三條防控措施。第一條,是增加日間戶外活動時長。戶外活動能夠接觸到陽光,這樣能夠促進眼內的多巴胺等等活性物質的釋放,促進眼球正常發育,而且能夠抑制眼軸變長,是預防近視最有效、經濟的方法。即使在陰天,戶外活動也對近視防護是有效果的。所以,兒童應該堅持每天日間都有戶外活動,保持每日戶外活動時長在2小時以上,通過“目”浴陽光,就是眼睛接觸眼光,預防和控制近視的發生。第二條防控措施,是限制電子視屏類產品的使用。長時間近距離使用手機、平板、電腦這種類似的視屏類產品,會讓兒童的眼軸過早過快變長,容易導致近視的發生。兒童過早過度使用這種視屏類產品,是現在近視早發高發的一個重要原因。倡導0—3歲的嬰幼兒不宜使用視屏類電子產品,3—6歲盡量避免孩子接觸和使用視屏類電子產品,中小學生在非學習目的使用視屏類產品的時候,單次時長不宜超過15分鐘,每天累計時長不宜超過1小時。第三條防控措施,是要減少持續近距離用眼時間。首先,讀寫的姿勢要端正。其次,要堅持“20—20—20”原則,就是近距離用眼20分鐘,要向20英尺外(大概是6米外)遠眺,遠眺時間要保持20秒以上,這是“20—20—20”原則。再有,用眼要保持光線適度。這是著力普及的三條近視防控措施,通過這些科學知識的普及,指導家長從小抓好兒童近視預防。
沈海屏表示,經過持續努力,兒童青少年近視防控工作也取得了進展,全國0—6歲兒童眼保健和視力檢查覆蓋率達到了95.4%。全國兒童青少年總體近視率呈下降趨勢,這其中6歲的兒童、小學生、初中生各年齡段近視率都呈現不同程度的下降,這個工作還是有很多積極的進展。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