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前夕,當人們都在為團圓做準備時,西藏軍區總醫院的醫護人員卻在與死神展開一場驚心動魄的較量,成功挽救了一名出生僅3天的早產兒生命。
該早產兒孕32周,體重僅有2.3千克,出生后便狀況頻出,出現口唇發紺、口吐泡沫、低氧血癥等癥狀。經詳細檢查,確診為先天性食道閉鎖合并食管氣管瘺。這一病癥致使患兒無法正常吞咽,胃液誤入肺部,引發嚴重肺炎,生命垂危。
面對如此危急的情況,西藏軍區總醫院迅速行動,一場生命救援爭分奪秒地展開。心胸外科聯合兒科、麻醉科團隊,緊急召開會議,連夜制定了詳細且周全的手術方案。隨后,一場高難度的先天性食道閉鎖矯治術緊張進行。手術過程中,醫生們面臨著巨大挑戰,不僅要精準結扎奇靜脈弓、封閉食管氣管瘺,還要分離上下食管盲端并重建食管。期間,患兒幾次出現生命體征危象,但憑借團隊成員間專業且默契的配合,一次次化險為夷。
術后,在醫護人員的悉心照料下,患兒恢復順利,食道吻合口愈合良好。目前,患兒已開始正常母乳喂養,體重也超過了3千克,即將康復出院。
先天性食道閉鎖手術在新生兒外科領域難度極高,對于低體重早產兒來說,風險更是呈幾何倍數增加。此次成功救治,充分展現了西藏軍區總醫院多學科團隊強大的協作能力和精細化的專業救治水平。術前,心胸外科團隊迅速完成病情評估;手術中,心胸外科主任次仁云丹憑借豐富的微創手術經驗,操作精細入微;麻醉科精準把控早產兒的麻醉深度;術后,心胸外科、兒科團隊全程嚴密監護患兒心肺功能,進行精細化管理。正如次仁云丹所說:“這類患兒的救治必須爭分奪秒,任何一個環節出問題都可能導致失敗。這次手術的多學科協作模式,打破了專科之間的壁壘,把‘單兵作戰’轉變為‘集團作戰’,為救治復雜危重患者提供了關鍵保障。”
醫生介紹,先天性食道閉鎖是一種嚴重的新生兒消化道畸形,發病率約為1/4500-1/3000。患兒的食道未能正常發育,形成盲端,還常伴有食管氣管瘺(食道與氣管異常連通)。典型癥狀為出生后口吐白沫、喂奶后嗆咳、呼吸困難。若不及時進行手術,患兒會因肺部感染、營養障礙等問題危及生命。目前,產前超聲能夠篩查出部分病例,出生后通過插胃管受阻、X線造影即可確診。手術需要在新生兒期完成,通過重建食道連續性、封閉瘺口,恢復患兒的正常吞咽功能。
一直以來,西藏軍區總醫院堅持“無假日醫療”,全力守護百姓健康。此次極高難度手術的成功,標志著醫院新生兒胸科危急重癥救治能力已達到區內領先水平。未來,西藏軍區總醫院將持續踐行“生命至上”的理念,不斷提升醫療技術,為區域母嬰安全筑牢堅實的技術防線。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