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乃東區結莎街道金魯社區黨總支積極探索創新,堅持將黨建工作與群眾增收、項目建設緊密結合,依托“黨建+”的融合發展新模式,為社區農牧民群眾增收和鄉村振興注入動力。
金魯社區黨總支構建了“支部+合作社+農戶”的聯農帶農模式。在黨支部的引領下,合作社充分發揮帶動作用,吸引農戶廣泛參與。借助這一模式,社區成功支持建設2處小型農田水利項目,總投資達400余萬元。同時,積極響應南北山造林部署要求,迅速成立勞務聯隊,組織農戶參與以工代賑小型農田水利項目建設以及南北山造林項目,為農戶開辟多種增收渠道。截至目前,已組織近3000人次外出務工,人均收入超過1萬元,切實增加了群眾的收入。
為夯實產業發展基礎,金魯社區黨總支深入開展“我為群眾辦實事”活動。通過對山水田林路進行綜合治理,顯著改善了農業生產條件。合作社購置了聯合收割機、播種機等設備,提升了全程機械化作業水平。此外,還支持建設了180棟分戶式標準化養殖圈舍,使農戶年均增收1.2萬元以上。針對農產品銷售難題,社區積極作為,主動對接“月滿大江”火鍋店等合作方,推動商超與種植農戶建立合作關系,有效促進了農產品的銷售,帶動了農戶增收。今年以來,截至目前,村集體增收58萬元,191戶戶均增收3036元。
在提升居民就業能力方面,金魯社區黨總支秉持“就業引導培訓、培訓促進就業”的宗旨,積極與乃東區人社局對接,組織開展針對農牧民群眾的就業技能以工代訓活動。活動吸引了金魯社區在內的,來自各街道的50名群眾參與,涵蓋3個技能工種。參與培訓的務工人員人均收入1300余元。
金魯社區黨總支還緊跟時代步伐,創新“黨建+AI”模式。社區黨總支書記白瑪達杰在武漢市江漢區唐家墩街道跟崗鍛煉學習期間,受到啟發,謀劃出“金魯社區AI智能便利店項目”。結莎街道黨工委高度重視,選派班子成員前往石家莊實地考察。最終,金魯社區成功引進40臺AI智能售貨機,開啟了乃東AI智能零售時代。目前,AI智能便利店已在山南市委組織部、結莎街道辦事處等6家單位投入使用。該項目不僅為轄區居民提供了24小時不打烊的便捷購物服務,還計劃聘請社區未就業大學生、青年黨員擔任補貨員,在解決就業問題的同時,培育本地經營能手,為社區集體經濟發展注入新活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