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人員為工作人員進行技術指導。
工作人員采摘奶油瓜。
成熟的西瓜。
成熟的黃瓜。圖由果珍提供
總投資6000萬元、61座智能溫室、21個家門口就業崗位……在拉薩市墨竹工卡縣現代農業園區,一組組數據勾勒出鄉村振興的生動圖景。隨著首批奶油瓜、西紅柿等蔬果采摘上市,這座集科技種植、產業富民于一體的農業園區,不僅托起了群眾“穩穩的幸福”,更成為高原農業現代化轉型的鮮活樣本。
大棚果蔬迎首摘 豐收畫卷展新顏
近日,墨竹工卡縣現代農業園區迎來了意義非凡的時刻——61座智能溫室大棚正式開啟首次采摘期。這座距離縣城僅3公里的園區,正以嶄新的姿態,為當地農業發展掀開了全新篇章。
走進大棚,清新的蔬果香氣裹挾著蓬勃的生機撲面而來,奶油黃瓜、西瓜、西紅柿、白菜、青椒等各類蔬菜水果長勢喜人。工人們穿梭在瓜架下,手法嫻熟地將成熟的奶油瓜剪下,輕輕放進桶里。這些新鮮采摘的果蔬,不僅是豐收的象征,更是墨竹工卡縣現代農業發展成果的直觀體現,它們承載著農民的辛勤付出,也寄托著對未來美好生活的無限憧憬。
從育苗、栽種到精心培育,每一個環節都凝聚著種植者的心血與汗水。如今,看著滿園的碩果,所有的辛苦都化作了豐收的喜悅。首次采摘,不僅是對前期工作的肯定,更標志著墨竹工卡縣現代農業園區正式踏上了穩定發展的軌道,為后續的持續生產和經營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家門口就業既“甜”又“穩” 幸福生活有盼頭
在墨竹工卡縣現代農業園區采摘現場,墨竹工卡縣工卡鎮塔巴村村民達瓦臉上洋溢著幸福的笑容,一邊采摘一邊說道:“以前找工作不容易,現在家門口就有這么好的就業機會,既能賺錢又能照顧家人,日子越來越有盼頭了!”這簡單樸實的話語,飽含著對生活巨大變化的欣喜與滿足。
記者了解到,此次“菜籃子”工程二期項目的建成,不僅帶來蔬果的豐收,更為周邊群眾提供了21個寶貴的就業崗位,這些就業崗位涵蓋了大棚種植、蔬果采摘、日常管理等多個環節,為不同技能水平的村民提供了合適的選擇。無論是有豐富種植經驗的老農,還是年輕力壯的勞動力,都能在墨竹工卡縣現代農業園區找到發揮自己能力的舞臺。
對于當地村民來說,這些崗位如同及時雨,解決了他們長期以來的就業難題。以往,為了生計,許多村民不得不背井離鄉,前往其他地方尋找工作。在外面,他們不僅要面臨陌生環境的挑戰,還要忍受與家人分離的痛苦。而如今,家門口的就業機會讓他們實現了“掙錢顧家兩不誤”的美好愿望。 村民們不僅獲得了穩定的收入來源,學到了先進的種植技術和管理經驗,還能更好地照顧老人和孩子,家庭關系變得更加和諧融洽。
科技賦能強根基 鄉村振興添動力
墨竹工卡縣凈土公司總經理格桑次仁介紹,“菜籃子”工程二期項目總投資達6000萬元,新建的61座智能溫室大棚依托先進的技術和管理模式,展現出強大的發展潛力。項目安排10名技術人員分品類進行專業指導,從種植品種的選擇、栽培技術的應用到病蟲害的防治,都有專業團隊進行科學規劃和嚴格把關,推動“菜籃子”工程向規?;?、基地化、標準化的方向發展。
在種植技術方面,墨竹工卡縣現代農業園區采用了先進的智能溫控、滴灌等系統。智能溫控系統能夠根據不同蔬果的生長需求,自動調節大棚內的溫度和濕度,為蔬果創造最適宜的生長環境,有效提高了蔬果的產量和品質;滴灌系統則實現了精準灌溉,不僅節約了水資源,還能確保每一株植物都能得到充足且合理的水分供應,避免了因過度灌溉或灌溉不足導致的生長問題。
在管理模式上,墨竹工卡縣現代農業園區引入了現代化的農業管理理念,建立了完善的生產管理、質量管理和銷售管理體系。這些先進技術和管理模式的應用,切實筑牢了墨竹工卡縣基本農產品供應防線。豐富的蔬果供應不僅滿足了當地居民的日常需求,還為周邊提供了優質的農產品,提升了墨竹工卡縣農產品的知名度和影響力。更重要的是,墨竹工卡縣現代農業園區的發展為鄉村振興注入了強勁動力,它吸引了人才回流,帶動了相關產業的發展,促進了農村產業結構的優化升級,為實現農業強、農村美、農民富的鄉村振興目標奠定了堅實基礎,讓墨竹工卡縣在鄉村振興的道路上邁出了堅實而有力的步伐。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