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trike id="qc0qw"></strike>
  • <strike id="qc0qw"><menu id="qc0qw"></menu></strike>
    tibet.cn
    home

    用傳統技藝激活鄉村振興引擎

    ——那曲市著力推動非遺工坊建設

    發布時間: 2025-04-28 09:24:00 來源: 西藏日報

      走進比如縣比如鎮尼囊村,一棟懸掛著“非遺扶貧就業工坊”牌子的房屋里,各色陶器作品引人注目。在這里,共有6人學習傳承制陶手藝并就業,生產期間每人每天可以掙300元。

      近年來,那曲市文化和旅游局著力推動非遺工坊建設,以非遺工坊建設為突破點,促進非遺傳承保護,助力鄉村振興,積極探索“非遺+鄉村振興”的實踐道路。截至目前,那曲全市共有1091項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共有414名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傳承人;17個自治區級非遺傳習基地,6項傳統工藝振興名錄,3個自治區級非遺進校園示范基地,1個自治區級非遺特色縣,1個自治區級非遺旅游景區(點),4個市級非遺旅游景區(點),1個自治區級非遺工坊示范點,8家市級、5家縣級非遺工坊。

      文化振興是鄉村振興的重要組成部分。在那曲市的鄉村振興中,非遺賦予鄉村文化靈魂,一些經濟價值突出的非遺項目又在鄉村振興中找到了自己新的生長點,形成了特色產業,帶動鄉村經濟的發展,為農牧民共同富裕提供了有效的途徑。

      強化組織建設

      打造示范標桿

      聶榮縣嘎確牧場每年創收突破2000萬元,助力全縣9個鄉鎮700多戶農牧民群眾增收致富,還與區外27家企業建立合作關系,產品銷往新疆、山西、陜西、四川、黑龍江等多個省區。

      同時,嘎確牧場還是自治區級非遺工坊示范點。其依托自治區級非遺項目“拉拉”奶酪制作技藝,成立了非遺工坊,將傳統非遺技藝與現代養殖技術相結合,不斷提升養殖品質和經濟效益,不斷提高產品知名度和市場競爭力。

      近年來,那曲市文化和旅游局加強非遺工坊制度化、標準化、規范化認定和管理,推進非遺工坊健康有序發展。圍繞《關于推進非遺工坊認定和建設工作的通知》要求,提高政治站位,堅持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聯合相關部門積極推動非物質文化遺產工坊建設、評選工作。

      自2020年開始,在深入調研那曲全市非遺資源分布、傳承現狀以及當地經濟社會發展需求的基礎上,科學規劃、合理布局,先后批準成立了14家非遺工坊,并將非遺工坊納入鄉村振興項目庫。

      那曲市文化和旅游局非遺保護中心副主任次仁卓嘎介紹,這些非遺工坊涵蓋了那曲多個非遺項目領域,具有廣泛的代表性,在促進優秀傳統文化保護、帶動就業創業、助力鄉村振興等方面發揮了積極作用。

      創新轉化模式

      助力鄉村振興

      依托自治區級非遺項目“安達”制作技藝成立的色尼區尼瑪鄉文成農牧民綜合經濟合作社,通過抖音APP直播銷售方式,銷售安達棒棒糖、安達面膜、安達護膚品、牛羊皮、手工藝品、編織藝術品、牛羊頭裝飾品等眾多非遺產品,2024年線上銷售近百萬元。

      為非遺插上互聯網的翅膀,那曲市古老的技藝正煥發出新的活力。利用互聯網平臺拓寬銷售渠道、擴大市場影響力,打破了地域限制,實現了產品的廣泛傳播和銷售。

      還有,依托市級非遺項目勉唐畫派成立的西藏霍爾唐卡藝術有限責任公司,通過抖音APP直播間銷售手繪唐卡、扎卡、高仿唐卡、手繪唐卡香牌、唐卡香牌禮盒、唐卡香插、唐卡香筒、唐卡香薰擺件、唐卡香包、唐卡香爐、香珠等多種產品。

      那曲市非遺工坊積極探索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的路徑,將傳統技藝與現代市場需求相結合,依托非遺項目開發出安多服飾人偶、唐卡掛件、烏爾朵掛件,車載香片、人工編織包、安達、茶香咖澤姆、索如藏香、藏紙、面膜、皮包等一系列具有地方特色和民族風情的文化產品,增強市場競爭力,實現了較好的經濟收益。

      拓寬展銷渠道

      帶動就業增收

      近年來,那曲市為非遺工坊精心搭建了多元化、立體化的展示展銷平臺,不僅讓古老的非遺技藝煥發出新的生機,更實現了非遺產品從“養在深閨人未識”到“飛入尋常百姓家”的轉變。

      2024年,那曲市文化和旅游局通過組織非遺工坊赴遼寧、成都、云南、日喀則、玉樹等地參加“歌從草原來,舞在遼河畔”遼寧展銷、西藏文化藝術節、恰青賽馬節等區內外展示展演展銷活動9場次,實現展銷金額509.97萬元。

      非遺工坊建設和推廣,直接帶動了當地群眾就業增收。許多農牧民就近就便加入非遺工坊,實現一邊照顧家庭,一邊學習技藝、增加收入。更有非遺工坊走出國門,參與國際文化交流與合作,不僅提升了那曲非遺的國際知名度,也為非遺產品開拓了更廣闊的市場空間。

      2024年,依托自治區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索如日瑪配伍技藝”成立的嘉黎縣索如農牧民專業合作社,受邀參加第十七屆中國西藏—尼泊爾經貿洽談會。

      期間,索如日瑪配伍技藝非遺文創產品安達乳液、安達面膜、索如藏香,受到了廣泛關注和喜愛,現場促銷資金高達100余萬元。簽訂完成12項合作協議,訂單資金約160萬元。

      加強人才培養

      厚植發展動力

      人才,是非遺保護的核心。那曲市注重非遺工坊負責人、非遺傳承人培養與保護,通過幫助工坊負責人“強基礎、拓眼界、增學養”,提升非遺工坊專業技能和創新能力,助力鄉村人才振興。

      2021—2024年共舉辦非遺業務骨干及傳承人履職能力提升、非遺普查、國家通用語言文字運用、非遺數字化建設等線上線下8次培訓,共600余人次參訓,全方位提升傳承人的專業技能與實踐能力,為那曲非遺保護事業的發展注入新的活力。

      同時,發揮非遺傳承人領頭帶隊作用,積極幫助農牧民群眾通過技能實現就業,培養一批懂技術、會管理、善經營的傳承人,在人才培養方面呈現“培訓一個、帶動一片”的良好效果。

      2021年至今,色尼區尼瑪鄉文成農牧民綜合經濟合作社組織70名當地群眾,共開展60余天的安達產品和牛羊皮民族手工藝品培訓。嘉黎縣索如農牧民專業合作社2019年免費為60戶貧困戶提供廚師培訓,為43戶貧困戶提供裝載機、挖掘機培訓。

      那曲市非遺工坊在注重文化傳承、堅守文化根脈的同時,積極尋求與經濟發展的結合點。次仁卓嘎表示,通過將傳統技藝與現代科技、市場需求相結合,創新產品設計、拓寬銷售渠道、帶動就業增收,實現了非遺的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實現了文化價值與經濟價值的雙贏。

    (責編: 陳濛濛 )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email
    国产精品成熟老妇女| 久久久久亚洲精品无码系列| 精品久久久久久777米琪桃花| 99久久精品国产片久人| 国产啪精品视频网站| 九九免费久久这里有精品23 | 无码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 午夜麻豆国产精品无码| 5555国产在线观看精品| 久久精品免看国产| 亚洲精品无码AV人在线播放 | 久久91精品综合国产首页| 国产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日韩亚洲精品福利| 国产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 精品一区二区三区视频| 亚洲日韩精品无码专区网址 | 精品日韩在线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日本国产精品久久| 中文字幕日韩在线| 亚洲日韩在线观看| 国产在线观看精品一区二区三区91| 精品久久久久久久免费加勒比| 思思久久96热在精品国产| 99精品国产丝袜在线拍国语| 精品爆乳一区二区三区无码av| 91精品福利视频| 1024你懂的国产精品| 久久久久人妻一区精品色| 乱码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久精品波多野结衣AV| 国产成人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 久久免费国产精品一区二区| 国产精品无码A∨精品影院 | 四虎必出精品亚洲高清| 97久久精品无码一区二区| 亚洲日本久久久午夜精品| 久久乐国产综合亚洲精品| 99re热免费精品视频观看| 亚洲精品V天堂中文字幕| 久久精品国内一区二区三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