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喀則市康馬縣地處219國道與562國道交會處。優越的交通區位、厚重的歷史文化、美麗的高原風光讓這座邊境城市頻頻“出圈”,進入越來越多游客的視野。
近年來,康馬縣文旅產業捷報頻傳,2023年12月22日,“康馬縣朗通莊園”被批準成為國家4A級旅游景區;2019年6月6日,“康馬縣少崗鄉朗巴村”上榜第五批中國傳統村落名錄,朗巴村也因此成為康馬縣“文旅新名片”。
走進朗巴村,不經意間便與歷史時光和歲月沉淀撞個滿懷。562國道旁的這個村落的歷史,最早可追溯至公元十世紀前后。朗巴藏語意為“大象的臉”,此名來源于村落前的一座山,因其山貌形似大象的臉,故此得名。
“朗通莊園是我們村發展鄉村旅游的重要依托。”朗巴村第一書記益西措杰介紹,朗通莊園有600多年的歷史,始建于明朝時期,屬西藏境內保存最為完整的貴族莊園之一,2013年9月27日被列入自治區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朗通莊園建筑高大堅固,規模巨大,建筑面積約4900平方米,共有108間房屋,其建筑主樓高達6層。
“我們要讓文物‘活’起來,呈現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歷史印證,講好社會主義新西藏‘短短幾十年跨越上千年’的滄桑巨變。”益西措杰說。
朗巴村是康馬縣第一批整體推進的鄉村振興示范點??雕R縣持續強化黨建引領鄉村治理,以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為主線,因地制宜、科學規劃,加強傳統村落保護利用,守護好水系、濕地、民居等村容村貌,進一步挖掘朗巴村蘊含的歷史、文化、藝術、習俗、美食等多種價值,為朗巴文化旅游融合發展、建設和美鄉村奠定了堅實基礎。
朗巴村創新性開發西藏傳統婚慶體驗項目,保護性實施嘎姆果日青稞連片種植項目等,推進歷史文化生態資源優勢向產業優勢轉化升級,打造“望得見山、看得見水、聽得見鄉音、記得住鄉愁、留得住鄉情”的心靈棲息地,讓傳統村落煥發出全新的活力魅力。
乘著文旅產業發展的東風,朗巴村群眾拉巴索朗將自家的房子打造成了民宿。走進其中,裝修簡潔大方,既有現代房間設施,又融入傳統藏式建筑風格,獨具特色,提供多種舒適宜居的房型,滿足不同旅客的需求,按照房間大小、床位數量,分別標設為單間、標間、多人間。
像拉巴索朗一樣,越來越多的村民參與到傳統村落保護開發、生態觀光、休閑度假、文化創意、餐飲住宿等產業中來,嵌入產業鏈、共享利益鏈。
眼下,康馬縣把文旅產業作為“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支柱產業、促進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和諧產業、生態文化建設載體產業、固邊興邊富民幸福產業、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支撐產業”,確定了創建康馬全域旅游核心——“瑪不錯”國家考古遺址公園,創建康馬全域旅游兩大片區——“朗通莊園”4A級旅游景區、“崇巴雍錯”4A級旅游景區的“一核兩區”文旅產業融合發展總體思路。
以朗巴村為代表的傳統村落,像一顆顆璀璨明珠,在康馬縣文旅產業中煥發出奪目的光芒。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