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步在日喀則市康馬縣少崗鄉少崗村平坦寬敞的柏油路上, 兩旁綠樹掩映的藏式民居錯落有致,農家小院干凈整潔,村民臉上洋溢笑容,一派和諧景象……
良好的生態環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也是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支撐。近年來,少崗村緊緊圍繞“著力創建國家生態文明高地,努力做到生態文明建設走在全國前列”工作要求,積極創建生態文明建設基層黨組織示范點,大力推進“生態美邊”行動,以“黨建紅”引領“生態綠”,持續為鄉村振興注入綠色動能。
強化組織領導 壓實主體責任
鄉村振興,生態宜居是關鍵,黨建引領是根本。
少崗村結合村情實際,創新工作思路,豐富黨建內涵,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先后數次召開部署會、推進會,積極利用支部學習會等契機,宣傳學習有關生態環境保護的理論知識,堅定不移用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武裝頭腦、指導實踐、推動工作。
結合全鄉領域鄉村治理網格體系,探索實行“網格隊長全面抓、網格小組組長、網格長具體抓、重點區域專人抓、房前屋后各自抓”的閉環式管理模式,用“小網格”撬動環境大治理。
扎實開展垃圾清理主題黨日、“黨員志愿服務一小時”“我為群眾辦實事”“變廢為寶”“敲門”排查等系列活動,將黨員群眾參與人居環境整治、資源回收利用工作情況納入積分量化管理、村規民約,讓廣大黨員在推動生態文明建設一線爭當綠色先鋒。
值得一提的是,少崗村加大植樹造林力度,組織黨員群眾在荒地植樹14500余株,建立黨員群眾片區化管理模式,把樹木日常養護、年底樹木成活率等指標納入積分超市、道德紅黑榜等激勵積分靠前者機制的積分清單,推動形成人人愛綠、積極植綠、自覺護綠的良好局面。
聚力美麗鄉村 營造濃厚氛圍
生態文明建設為了人民,也依靠人民。
少崗村多措并舉,引導村民充分發揮主體作用,參與到美麗鄉村建設各個環節、各項工作當中。
結合世界環境日、全國生態日等節點,深入農戶和人員聚集區,通過懸掛橫幅、發放宣傳資料等形式宣傳“兩山”理念和垃圾分類、節約資源、回收利用等常識,讓村民接觸和學習到更多的生態文明知識。
統籌推進人畜分離等工作,組織黨群持續開展以“四清兩改”為重點的村莊清潔行動,推動村莊清潔行動由集中整治向常態長效轉變,切實讓村莊面貌亮起來,不斷把建設美麗鄉村轉化為全體村民的自覺行動。
以“先進雙聯戶”等為抓手,開展“五星戶”“美麗庭院”“干凈人家”“清潔文明戶”創建評比活動,弘揚時代新風,厚植文明鄉風、良好家風、淳樸民風。
……
隨著一項項舉措落實落地,少崗村村民也切實感受到人居環境變化帶來的獲得感、幸福感,村中生態文明建設也從黨員帶著干,轉變成大家一起干,形成了“支部引領、黨員帶頭、黨群聯動”的良好工作格局。
發展生態產業 提升幸福指數
綠色發展是高質量發展的底色。2023年,少崗村爭取綠化項目植樹2萬余株,村集體經濟創收10余萬元。
“雖然數據不大,但是對于我們這個高海拔村莊而言,卻是生態文明建設工作的進步。” 少崗村鄉村振興專干邊巴國杰介紹,近年來,少崗村牢固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發展理念,錨定可持續發展的目標,建立健全農村生態文明建設激勵機制,立足本地資源優勢,發展鄉村生態旅游,探索“生態財富”轉化為“經濟財富”的有效途徑,努力走出一條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的新路子。
少崗村以提升基層陣地功能為基礎,將黨建“會客廳”與積分超市對應,探索“群眾自愿收集、定點兌換商品、支部變廢為寶”模式,開展資源回收和無害化處理行動,設立分類垃圾桶,集中收集褪色損壞國旗、廢舊衣物、塑料罐、金屬物等可回收垃圾和燈泡、農藥瓶等有害垃圾,引導村民積極參與垃圾分類行動。
堅持產業化發展,協同鄉黨委、政府,統籌好鄉村旅游資源,加快推進少崗村朵拉生態園等項目建設,打造少崗鄉生態旅游、餐飲娛樂一體的新農村經濟,增強內生動力,促進農村生態保護和經濟發展雙贏。
生態文明建設,功在當代、利在千秋。少崗村負責人表示,下一步,將繼續發展綠色經濟、培育文明鄉風,不斷推動黨建與生態文明建設深度融合,堅定不移走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之路。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