羌塘草原上的一場“三高”村會
高原清晨,空氣清新而冷冽。在平均海拔4700米之上的羌塘草原,西藏自治區那曲市申扎縣申扎鎮三村的年度發展“研討會”馬上就要開始了。
陸陸續續,參會的村民來到村委會辦公室。“會議兩大議題,一是通報上一年合作社經營情況,二是商量脫貧攻堅后,還要怎么發展。”年輕的村主任仁青尊珠開口了。
村委會經常開會,但這樣的議題還是頭一次?!霸蹅兪恰叨恕鍟?,海拔‘高端’、議題‘高端’,老百姓的期待也‘高端’?!比是嘧鹬檎f。
第一個議題,村里的會計尼瑪多吉發言:“今年的村集體收入達到了252萬元,其中合作社收入134萬元。集體的收入增加了,分到每個人手里的收入也增加了,除了分到各家的牛羊肉和酥油等實物,每個人還有一萬多元的現金收入!”
“呀咕嘟(好)!呀咕嘟(好)!”會場里爆發出一陣陣歡呼。
“這個村的特色就是多種經營做得好。”熟悉村里情況的申扎縣副縣長赤列旺杰告訴記者,“村里有合作社,村民們以牲畜、草場和勞動力入股,既能提高勞動效率,還能享受分紅。”
坐在角落的德瑪怯生生地站起來。“我想說句感謝的話。丈夫去世得早,我獨自撫養4個孩子,前幾年日子不好過。幸虧有了脫貧攻堅的好政策,我們家順利脫貧了。”德瑪說。
“脫貧算什么?”仁青尊珠接下話茬,“下一步咱們還要接著干,關鍵看大家對以后有什么期盼,建議如何發展?!?/p>
“我先說?!?0多歲的索朗倫珠說,“脫貧了,咱們更得有志氣,我看不慣個別年輕人整天游手好閑——脫貧不是終點,勤勞的人才有好生活?!?/p>
“也不是年輕人愿意懶惰,村里辦了合作社,集中放牧牲畜,節省了不少人力?!苯衲瓴?9歲的降央立馬站起來說,“我們期盼能有更多工作機會,收入也更高一些。”
“轉移就業的事兒得支持,但中間還有個產業發展問題?!蹦岈敹嗉f,“傳統牧業吸收不了太多的就業,而且經濟效益相對較低?!?/p>
“我還期盼村里的文化活動再多一些?!彼骼蕚愔檠a充道。
聽了大家的討論,仁青尊珠總結說:“我看大家的期盼大致有4個方向。一是要更勤勞、更有志氣,二是要發展產業,三是要提供更多的就業機會,四是要多辦文化活動,做好公共服務?!?/p>
“第一個問題我覺得比較簡單,誰不想過好日子?草原上的人們看不起懶惰的人!村里也應該發揮作用,對勤勞的人要獎勵,對懶惰的人要懲罰。”降央說。
“第二個問題我知道怎么辦。”老牧民強巴旺堆提出建議,“其實放牛放羊道理很簡單,第一是牛羊種源品質要好,第二是飼草得跟上。我建議去看看發達地區養什么品種的牛羊,給牛羊喂什么料,咱們學習學習。”
“對對,出去看看是好的,咱們也能長長見識。”仁青尊珠表達了贊同。
“我來認領第三個問題。”赤列旺杰也加入了討論,“現在縣上有政策了,正加大對轉移就業的培訓力度,采取集中培訓、師傅帶徒弟等方式,確保勞動力掌握一技之長,順利就業?!?/p>
“文化活動少的問題更好解決了,咱們藏族人會說話就會唱歌,會走路就會跳舞,你還怕沒人陪你跳鍋莊嗎?”德瑪站起來,一番話惹得大家哈哈大笑。
“這個問題我也認領,回去就跟文化部門聯系一下,多給大家組織一些活動?!背嗔型茉俅伪響B。
村民們你一言,我一語,討論非常熱烈,不知不覺間已到正午,草原上的“高端研討會”也快要結束了。
走出會場,高原上和煦的陽光如薄紗般輕掩著羌塘草原,打在屋頂上,打在人們的身上。村委會門外,五星紅旗正在陽光中迎風飄揚。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
拉薩251個行政村成功創建區級生態村
近年來,拉薩市統籌推進山水林田湖草系統治理,打造美麗宜居鄉村,加快國土綠化進程,提升城市綠化覆蓋率。[詳細] -
拉薩尼木縣:生豬飼養增收益 特色養殖顯成效
近年來,尼木縣大力發展脫貧產業,因地制宜,通過產業發展帶動村民致富,并力避“短、平、快”的產業模式,帶動村民從思想觀念上、產業運作模式上轉變。[詳細] -
奶制品生產托起當雄牧民致富路
通過奶制品加工合作社,多吉堅參一家從傳統牧民轉變成了創業者,月收入也從此前的3500余元增長到了如今的3萬余元。[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