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trike id="qc0qw"></strike>
  • <strike id="qc0qw"><menu id="qc0qw"></menu></strike>
    中國西藏網 > 扶貧

    西藏今年逾60萬農牧民通過轉移就業開啟新生活

    發布時間:2020-12-15 10:07:00來源: 新華社

       西藏昌都市八宿縣擁巴鄉村民格松旺扎(右)在八宿縣西巴村小型磚廠里忙碌(5月10日攝)。2018年,格松旺扎和家人搬遷到八宿縣西巴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點,住進了125平方米的新居。格松旺扎還就近在磚廠找到了工作,每天有150元的收入。新華社記者 詹彥 攝

       西藏自治區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14日對新華社記者介紹,今年截至目前,西藏農牧民轉移就業60.4萬人,實現勞務收入45.4億元。

       數據顯示,西藏農牧民占全區總人口的68.5%,近240萬農牧民分散居住在5400多個村居。近年來,西藏不少青壯年農牧民放下犁耙牧鞭,走進城鎮,變身產業工人和服務人員。

       在西藏昌都市江達縣格桑花民族服飾加工銷售公司,江達縣字嘎鄉塔字村村民扎西江措在制作藏裝(4月30日攝)。扎西江措學習制作藏裝不到兩年時間,已經是一名熟練的制衣工,現在每個月有4000多元的收入。新華社記者 詹彥 攝

       脫貧攻堅戰打響以來,西藏將就業扶貧當作增加群眾收入的重要來源。為了讓西藏農牧區剩余勞動力實現更充分就業,獲得更高收入,享受經濟社會發展的成果,西藏自治區按照群眾意愿實施農牧民技能培訓和剩余勞動力轉移就業。

       在西藏昌都市江達縣波羅鄉木松民族手工藝有限責任公司,波羅鄉村民白瑪加村在制作木刻(5月1日攝)。白瑪加村2017年開始學習波羅木刻,如今已經出師,成為一個熟練的木刻藝人,一個月能制作6塊木刻作品,每個月有4000多元的收入。新華社記者 詹彥 攝

       卓拉是日喀則市拉孜縣白列村人,兩年前從偏僻的小山溝搬遷到縣城邊的新村生活,和女兒兩個人住上了50多平方米的新房。經過技能培訓,46歲的她在縣城的產業園區找到了一份編制氆氌(一種藏族毛織品)的工作,一年有5000多元的收入。“農忙時回村種青稞,閑時還能在家編氆氌,再加上政府的幫扶,現在家里一年收入超過1.6萬元。”她說,“生活比過去更快樂充實。”

       西藏昌都市丁青縣尺牘鎮烏巴村村民斯朗德吉在尺牘鎮的一家超市里打工(9月18日攝)。2018年,斯朗德吉和家人從烏巴村搬遷到尺牘鎮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點,住進了寬敞明亮的新房子。斯朗德吉還就近在安置點附近的超市找到了工作,每個月有2000元的收入。新華社記者 詹彥 攝

       推進“訂單定向式”培訓和“以工代訓”,西藏結合企業需求和群眾培訓意愿年培訓農牧民近10萬人。

       阿里地區改則縣查布鄉查布村45歲牧民多瓊曾常年靠養牛羊維持全家6口人的吃喝花銷。2016年,改則縣成立牧民經濟合作社,多瓊把2萬多畝草場和120只牛羊交給合作社統一經營,把家搬遷到縣城的扶貧搬遷點。

       西藏昌都市八宿縣吉達鄉仲沙村村民平措,在八宿縣西巴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點的工地上勞作(5月10日攝)。2019年,平措和家人搬遷到西巴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點,住進了75平方米的新居。平措還在安置點找到了一份建筑工的工作,每個月有4000多元的收入。新華社記者 詹彥 攝

       “年終有5000多元分紅,再也不用受那風吹日曬的苦了。”多瓊參加了改則縣統一組織的就業培訓,受聘到縣里的家政服務中心上班,每月還能掙2500元。

       西藏阿里地區改則縣麻米鄉村民崗增在噶爾縣康樂新居服裝地毯加工廠里工作(7月25日攝)。2017年,崗增和家人搬遷到噶爾縣康樂新居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點,住進了125平方米的新居。崗增還就近在安置點的服裝地毯加工廠找到了工作,每個月有3000元左右的收入。新華社記者 詹彥 攝

       為促進群眾充分就業,西藏還通過勞務輸出組織擴大就業,通過項目建設吸納就業,對高海拔生態搬遷、鄉村振興等小型基礎設施工程,按以工代賑模式交由農牧民施工企業負責實施。今年前9個月,西藏各級政府投資項目開復工5949個,吸納農牧民就業20.74萬人。(完)

       在西藏阿里地區噶爾縣生態農業產業園,噶爾縣左左鄉上左左村村民宿加在查看蔬菜生長情況(7月25日攝)。2017年,宿加來到噶爾縣生態農業產業園打工,學習蔬菜種植技術。如今,他已成為噶爾縣生態農業產業園的一把好手,每個月有6000元的收入。新華社記者 詹彥 攝

       西藏日喀則市定日縣克瑪鄉幫布村村民頓珠在定日縣珠穆朗瑪崗巴羊規模化養殖產業園喂羊(7月31日攝)。頓珠2020年來到產業園打工,負責喂羊、打掃羊舍,每個月有3500元的收入。新華社記者 詹彥 攝

       在西藏昌都市貢覺縣莫洛鎮阿旺綿羊繁育基地,阿果村村民色秋在查看綿羊的生長情況(5月2日攝,無人機照片)。2016年,色秋來到阿旺綿羊繁育基地打工,很快就學會了綿羊的養殖技術,現已成為繁育基地的一把好手,月工資漲到了4400元。新華社記者 詹彥 攝

       在西藏昌都市類烏齊縣桑多扶貧開發區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點,長毛嶺鄉達雄村村民阿丁(前)和丈夫俄金在蔬菜店里整理蔬菜(9月22日攝)。2018年,阿丁和家人從達雄村搬遷到安置點,住進了100平方米的新居。搬到安置點后,阿丁和丈夫租了一間40多平方米的店面,做起了蔬菜生意。新華社記者 詹彥 攝

    (責編: 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老鸦窝| 久久精品桃花综合| 精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毛片| 亚洲人精品午夜射精日韩| 国产精品无码一区二区在线| fulidown国产精品合集| 99热在线精品播放| 久久久无码精品国产一区| 亚洲日韩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人妻偷人精品成人AV| 亚洲日韩区在线电影| 国产亚洲高清在线精品不卡| 日本精品一二三区| 嫩草影院在线观看精品视频 | 国产精品露脸国语对白河北| 国产精品中文久久久久久久| 国产成人精品视频在放| 亚洲欧洲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人妻精品久久久久中文字幕一冢本| 精品国产_亚洲人成在线高清| 在线精品动漫一区二区无广告| 精品国产福利尤物免费| 日韩精品无码免费专区午夜不卡| 日韩人妻无码精品久久免费一| 无码国产69精品久久久久孕妇| 亚洲综合av永久无码精品一区二区 | 无码精品久久久久久人妻中字| 国产午夜精品视频| 亚洲精品乱码久久久久久| 国产亚洲精品拍拍拍拍拍| 久久亚洲国产精品五月天婷| 久久久久久国产精品无码下载| 精品无码综合一区| 久久久久人妻精品一区三寸蜜桃 | 91精品免费不卡在线观看| 精品永久久福利一区二区 | 亚洲电影日韩精品| 日韩精品在线视频| 日韩精品乱码AV一区二区| 欧美日韩精品一区二区在线观看| 日韩电影免费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