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trike id="qc0qw"></strike>
  • <strike id="qc0qw"><menu id="qc0qw"></menu></strike>
    中國西藏網 > 扶貧

    世界屋脊戰貧記

    劉洪明 李鍵 發布時間:2020-06-08 10:00:00來源: 《瞭望》新聞周刊

      西藏是“三區三州”深度貧困地區中唯一的省級集中連片特困地區。幅員遼闊、溝壑縱橫、高寒缺氧,農牧民整體受現代教育程度相對較低,諸多因素導致西藏扶貧成本高、脫貧難度大。

      艱苦不怕吃苦、缺氧不缺精神,這是“世界屋脊”戰貧的真實寫照。

      近年來,瞄準“兩不愁三保障”目標,西藏實施差異化政策,扎實抓好精準識別、產業支撐、政策激勵、就業優先、援藏扶助、社保兜底等各項工作,推動全區脫貧攻堅工作走深走實。

      截至目前,西藏全區62.8萬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全部脫貧、74個縣(區)全部摘帽,脫貧攻堅工作連續4年被黨中央考核確定為“綜合評價好”,在雪域高原書寫了一份消除貧困的非凡答卷。

      易地扶貧搬遷挪窮窩

      昌都市江達縣崗托鎮崗托村易地扶貧搬遷點,貧困戶郎加忙著檢查家中小貨車車況,準備從江達拉一批貨到拉薩,跑這一趟車收入近5000元。“差不多兩個月一次,開車從江達拉貨到拉薩,一年收入還可以,空余時間去黃牛養殖基地工作。”郎加說的黃牛養殖基地總投資337萬元,采用“合作社+基地+貧困戶”模式,帶動了16個貧困戶39人增收。

      地處藏東的昌都市,2016年以來累計投入資金62億元,建成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點268個,實現水、電、路、訊、網全覆蓋,1.9萬戶9.9萬名貧困群眾搬進新房。

      讓貧困群眾搬得出、穩得住、能致富,更要讓貧困群眾生活邁上新臺階。

      住在草場深處的普布次仁,曾想規模養殖牦牛,但囿于沒有啟動資金,不懂養殖技術和交通不便。改變始于那曲市的易地扶貧搬遷,普布次仁搬到牦牛牧場旁,一家三口從看天吃飯的牧民,變成有固定收入的職工。他和兒子放牧,妻子在牧場擠奶,全家人均年收入達3萬元。

      西藏自治區發展改革委數據顯示,“十三五”期間貧困人口為62.8萬人,其中易地扶貧搬遷脫貧26.6萬人,占全區貧困人口的42.4%。目前,全區965個安置點,已竣工960個,累計完成投資193億元,已搬遷入住26.3萬人。

      易地扶貧搬遷過程中,西藏因戶施策、因人施策,踐行“培訓一人、就業一人、脫貧一戶、穩定一家”。

      各地市組織保安、賓館服務、建筑施工、車輛駕駛、手工藝品加工、竹編、藏雞養殖、蔬菜種植、氆氌編織等培訓,實現搬遷戶轉移就業。同時,激發搬遷群眾自我發展意識,成立勞務輸出公司,開展勞務派遣、勞務輸出等工作,確保貧困戶充分就業。

      農牧民轉移就業助增收

      “工作地離家2公里,每月工資4000元,再也不用四處打工。”日喀則市謝通門縣達那答鄉,45歲的索朗在一家產業扶貧企業工作,順利脫貧。

      這家企業涵蓋菌包制作、食用菌生產培育和產品加工、廢菌料飼料加工等經營項目,日產菌類2~3噸。企業負責人張琦說,今年新增42間育菌室后,產量預計比去年翻一番,用工量也增加了,工人有127人,包括68戶建檔立卡貧困戶,每月工資3500元到6600元不等。

      阿里地區改則縣多瑪村,貧困戶想入股合作社但沒有牲畜。為此,多瑪村察如小組以黨員和富裕戶出借或捐贈牲畜的方式,解決了這一問題。目前,合作社共有牲畜1510只,其中貧困戶8戶入股362只,5名黨員戶和1名富裕戶入股486只。貧困戶拉巴說,全家收入就指望放牧,現在有了合作社,收入翻了一番。

      “聯戶放牧是脫貧攻堅和牧區改革的大膽探索,提高了勞動生產效率,解放了勞動力。”改則縣縣長周全說,越來越多富余勞動力就近或外出務工,去年全縣農牧民人均純收入大幅增加。

      類似案例還有很多。拉薩、日喀則、林芝等地大膽引進企業,增加農牧民現金收入;日喀則、那曲、阿里大力整頓發展村集體經濟,通過合作社開拓更多就業崗位;昌都、日喀則、山南等地完善政府、施工單位、村居勞務經紀人、勞動力“多位一體”轉移就業格局。2019年西藏農牧民轉移就業57.1萬人,勞務收入34.8億元,創歷史新高。

      全面推進“訂單定向式”技能培訓,西藏形成政府牽頭“下單”、企業提供崗位“訂單”、培訓機構制定培訓“菜單”、貧困群眾定向就業“簽單”的新模式。2019年全區“訂單定向式”技能培訓占培訓總人數40%以上,參加培訓的農牧民就業率達到100%。

      轉移就業幫助更多貧困戶脫貧。34歲的次仁巴珠,在山南市大古電站從事混凝土澆筑工作1年多,“以前收入全靠農牧業,現在外出務工每月工資8000元。”

      志智雙扶激發“我要脫貧”

      石秀次仁是那曲市尼瑪縣軍倉鄉2村村民,過去是整天喝酒打架的落后青年。2019年,石秀次仁參加“扶志扶智”培訓班,決心用自己的雙手創造美好生活。

      在軍倉鄉谷寨村易地搬遷施工點,石秀次仁承包了打磚項目,一年賺了近5萬元。他還積極承擔脫貧“傳幫帶”職責,號召村里其他困難群眾加入項目,“要把過去虛度的光陰補回來。”

      “現在群眾都明白,脫貧不光靠干部、靠政府,最關鍵還是靠自己。”軍倉鄉2村黨支部書記仁青說,石秀次仁是在國家扶貧政策支持下擺脫“等靠要”思想的踐行者,他的創業致富故事是當地的“活標本”。

      “活標本”的產生,離不開基層干部的幫助。通過扶志幫助他們擺脫意識貧困,通過扶智幫助他們擺脫能力貧困,因地制宜發展縣域產業,讓群眾在家門口就業,幫助他們擺脫機會貧困。擺脫了“三大貧困”,貧困戶樹立起強大的戰貧斗志。

      一批貧困戶從“要我脫貧”轉變為“我要脫貧”,迅速改變了貧困生活。

      “以前除了喝酒,啥事也不想干,現在外出務工,還有了自己的小商店,生活有了盼頭。”日喀則市昂仁縣秋窩鄉龍木其村村民加措談起變化,有點不敢相信。有著20多年酒齡的加措,曾經一起床就喝酒,喝到半夜才回家,是村里有名的“酒鬼”。

      2016年,加措被認定為建檔立卡貧困戶。隔三差五,鄉政府、村委會工作人員到他家做思想工作。“剛開始他并不聽,整日抱著酒,經過反復溝通終于想通了。”龍木其村村委會工作人員說。

      如今,加措到那曲、阿里等地務工,一年掙3萬多元。2018年,加措搬到龍木其村易地搬遷點,全家脫了貧,通過惠農信貸買了農忙、運輸的拖拉機,開了小商店,日子越過越好。

    (責編: 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中日韩精品电影推荐网站| 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国语自制 | 国产午夜精品一区二区三区漫画| 午夜亚洲av永久无码精品| 国产91精品一区| 国产精品白浆在线观看无码专区| 99在线精品国自产拍中文字幕| 欧乱色国产精品兔费视频| 精品无码久久久久久午夜| 欧洲精品99毛片免费高清观看| 久热青青青在线视频精品| 国产在线精品免费aaa片| 日韩A∨精品日韩在线观看| 91麻豆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国产在线91精品入口| 精品国产污污免费网站入口| 国产精品hd免费观看| 亚洲精品成人在线| 亚洲精品国产福利一二区| 亚洲精品国产精品国自产观看| 亚洲国产精品综合久久一线| 亚洲日韩国产精品乱| 一本大道无码人妻精品专区 | 亚洲色精品aⅴ一区区三区| 久久久91人妻无码精品蜜桃HD| 国产精品尹人在线观看| 精品国产乱码久久久久久浪潮| 久久夜色精品国产亚洲av| 91探花福利精品国产自产在线| 亚洲日韩精品A∨片无码| 大陆精大陆国产国语精品| 国产亚洲精品精华液| 久久精品隔壁老王影院| 久久99热精品免费观看动漫| 久久99精品久久久久久青青日本| 无码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影片| 亚洲无删减国产精品一区| 久久伊人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精品国产精品国自产网站| 99在线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亚洲国产成人久久精品大牛影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