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騰沖科學家首屆論壇”在云南著名僑鄉騰沖開幕
圖為論壇現場。 韓帥南 攝
12月1日,由云南省人民政府和中國科學技術協會共同主辦的“2022騰沖科學家首屆論壇”在云南省著名僑鄉騰沖市開幕。
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民盟中央主席、中國科學院院士丁仲禮以視頻方式向論壇致辭。他表示,騰沖科學家論壇的舉辦,是賡續西南聯大精神、匯聚國內外科技創新資源、服務科技賦能云南高質量發展的重要舉措。希望與會嘉賓繼續關心和支持云南發展,共同促進東西部科技交流合作,助力面向南亞東南亞科技創新中心建設,為構建國際科技創新共同體而奮斗。
云南省委書記、省人大常委會主任王寧代表省委、省人大常委會、省政府、省政協,向院士專家和國內外嘉賓到會表示歡迎。他說,真誠期望在新能源、新材料、大健康、生物醫藥、高原特色農業、文化旅游、重大疾病防治等重點領域,進一步深化與國內外大院大所大企大校以及周邊國家的交流合作,真誠邀請海內外科學家、教育家、企業家到云南開展學術交流和項目合作,帶動更多的高水平科研平臺、科技企業、科技成果、科技人才、專家團隊扎根云南。他表示,將每年定期舉辦騰沖科學家論壇,努力成為一個國際化、高端化、特色化,具有較強影響力、號召力的高水平科學家論壇。
中國科協黨組成員兼國際合作部部長羅暉表示,騰沖科學家論壇凝聚高端智慧,促進思想交流,倡導開放科學,服務國家戰略,既體現了對西南聯大精神的薪火相傳、發揚光大,也充分展現了愛國奉獻、求實創新的當代科學家精神。中國科協作為科技工作者之家,將大力支持辦好騰沖科學家論壇,打造瀾湄科技人文交流合作的“金色樣板”,面向南亞東南亞構建開放創新生態的“新地標”,倡導落實全球發展倡議、實現聯合國2030可持續發展目標的科技創新“共同體”,塑造新動能、新優勢支持云南實現跨越發展的“新支點”。
中國科學院院士、清華大學原校長顧秉林,中國科學院副院長張亞平,緬甸駐昆明總領事吳多達昂;中國工程院院長李曉紅,清華大學校長王希勤,中國科學院院士、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者楊振寧,泰國薩姆塔皮帕基金會主席披猜·宋成等國內外嘉賓分別在現場或通過視頻致辭。
開幕式上,云南省委副書記、省長王予波王予波為顧秉林、許智宏、饒子和院士頒發省政府顧問聘書。現場舉行了人才智力引進項目和招商引資項目集中簽約。
騰沖科學家論壇邀請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作為指導單位,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南開大學作為支持單位,主旨是“科技引領未來”。2022年度論壇主題是“科學·大健康”,將舉行一系列論壇、項目推介、合作洽談、實地考察等活動。
騰沖是著名僑鄉,位于云南西南部,與緬甸毗鄰,是西南絲綢之路的交通要沖,中國最早通向南亞東南亞陸路交通線上的重要節點。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
華東師大攜手企業走進云南尋甸縣 以智慧校園賦能鄉村教育振興
記者24日獲悉,華東師范大學教育發展基金會攜手該校基礎教育改革與發展研究所李政濤教授團隊、上海stem云中心走進云南尋甸縣一中開展捐贈,以打造中國“未來學校”的示范者與引領者為遠景目標。[詳細] -
讓西藏古籍文獻 “活”起來 第二批館藏古籍數字化已完成233函
自西藏古籍普查保護工作啟動以來,自治區古籍保護中心把保護和傳承優秀傳統文化作為重要職責使命,大力推進全區古籍保護普查登記、古籍數字化數據庫建設、古籍整理修復和研究利用、古籍保護隊伍培養等工作。[詳細] -
云南大學胡鳳益團隊成功創制多年生稻技術 已在多個國家試驗示范成功
記者8日從云南大學獲悉,該校胡鳳益團隊聯合國內外相關團隊在國際知名學術期刊《自然-可持續性》(Nature Sustainability)發表論文,詳細報道了該團隊20多年來通過種間遠緣雜交創制多年生稻的研究成果。[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