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包民警”和五兄妹
圖為上察隅邊境派出所“背包民警”工作隊下鄉走訪。
圖為民警接扎西江措和崗嘎拉姆到派出所過周末。 文/圖 劉安震鏞 裴文 旺旦次仁
“小拉姆快開門,我們來啦!”六一兒童節前夕,正在家里認真做作業的扎西江措和崗嘎拉姆看到民警化旦的到來姐弟倆也是抑不住的開心,一個勁兒地向民警們訴說這段時間以來自己的學習和生活情況。
上察隅鎮,隸屬于西藏自治區林芝市察隅縣,地處西藏的東南角,氣候溫和、陽光充沛、雨量充足,是察隅縣的邊境鎮之一。上察隅邊境派出所根據轄區村莊路途較遠,通行條件較差的實際,成立“背包民警”工作隊開展工作。
2017年9月,察隅縣古拉鄉格巴村整體搬遷到上察隅鎮竹巴村,單親母親布姆索朗帶著5個孩子也搬遷到了這里。一次下鄉途中,上察隅邊境派出所“背包民警”裴文在走訪途中發現了正在路邊踩水坑玩兒的扎西江措,渾身上下濕漉漉的,臉上、衣服上糊滿了泥巴,活脫脫的是個“小泥人兒”,民警連忙為小扎西擦掉臉上的泥巴,詢問家中大人去哪了,小扎西告訴民警裴文,母親去種地了,哥哥姐姐在外地上學,家中只有妹妹和他兩人,民警聽到后既心酸又心疼,將下鄉攜帶的食物一股腦的塞給了小扎西,并約定下次再來看他。經走訪周圍群眾,裴文了解到孩子的母親布姆索朗,沒有正式工作,以種玉米為主,農閑時會去附近工地打短工,孩子們每年學費、生活費都是一筆不小的開支,上察隅邊境派出所了解到這一情況后,決定將布姆索朗家列為幫扶對象,為孩子們提供學習和生活上的長期援助。
“哥哥,叔叔藏在這里,快過來。”小拉姆興奮地喊道。每到周末或農忙時,民警就會把孩子們接到所里,派出所寬闊的院子就成了孩子們的游樂園,捉迷藏、老鷹抓小雞是民警與孩子們玩兒的最多的游戲。“妹妹,你看我戴上這個頭盔帥嗎?”小扎西戴上警用裝備開心的對拉姆說道。每次經過存放警用裝備的地方,小扎西的注意力全部集中在酷炫的裝備上,這個小舉動被細心的民警裴文捕捉到,為了滿足孩子的好奇心,裴文逐一講解裝備的用途,并為小扎西戴上警用裝備,著實讓小扎西過了一把“警察癮。”“以前派出所院子里十分冷清,自從孩子們經常過來后,院子里時常充滿著歡聲笑語,也給我們帶來了不少歡樂。”民警旺旦次仁說道。
“老師,小扎西最近在學校表現的怎么樣?”扎西江措在上察隅鎮小學上一年級,這個年齡段的孩子,最是調皮的時候,每當派出所民警下鄉走訪經過學校時,都會找到小扎西的班主任詢問最近狀況。孩子們日常學習、生活中的一舉一動,不僅牽動著派出所民警的心,也牽動著遠在千里之外駐村民警化旦的心。“柯琪,孩子們最近還好嗎?我看物流信息顯示圖書和零食已經到了,你們下鄉的時候就把東西帶過去……”2020年,化旦分配到上察隅邊境派出所,喜歡孩子的他,迅速和扎西、拉姆打成一片,平時只要有空便帶著學習、生活用品去看他們,為了迎合孩子們的興趣愛好,化旦也會從網上學習兒童歌曲、舞蹈,與孩子們一起唱歌跳舞。
“羅知、亞東、索朗卓瑪,你們平時在外地上學,不經常回來,今天我們專程上門來看望你們。”羅知、亞東是大哥和二哥,在市職業技術學校上高中,索朗卓瑪是三姐,在縣里上初中,為了節省路費,3個孩子平時都很少回家,2021年春節期間,當得知孩子們都回家的消息后,派出所民警特意上門為孩子們帶去新春祝福,并送上了助學金。自2011年,上察隅邊境派出所成立以來,依托“背包民警”特色工作方法,長期幫扶轄區困難兒童7名,孤寡老人13名,從精神和物質上充分給予慰藉和幫助,切實增強了轄區群眾的幸福感。
蘇軾曾在《浣溪沙·細雨斜風作曉寒》中寫道“人間有味是清歡”,對于上察隅邊境派出所的民警來說,小扎西和小拉姆來派出所時捎上的一捧野果,是世間最甜的果子,甜到了每個民警的心坎里。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
西藏林芝察隅縣“3334”特色工作法織密培訓“網絡”助推干部教育培訓工作提質增效
根據培訓效果,由學員對培訓主體進行打分,增添培訓主體培訓壓力,根據評分直接影響授課費發放比例,提升黨校老師備課授課能力,提升培訓實效性,提高干部參與培訓積極性。[詳細] -
林芝市察隅縣開展“三下鄉”示范活動
近日,林芝市察隅縣委宣傳部聯合縣文旅局、司法局、農業農村局、衛健委等單位在下察隅鎮竹尼村片區開展新時代文明實踐暨文化科技衛生“三下鄉”集中示范活動,引導廣大黨員群眾學習黨的創新理論。[詳細] -
多措并舉穩就業 千方百計促增收
察隅縣還為高校畢業生們爭取100萬元縣級創業擔保貸款資金、10萬元縣級創業擔保貸款貼息和5萬元大學生創業孵化基地運轉經費,為察隅籍高校畢業生創業擔保貸款和政策咨詢保駕護航。[詳細]